第一章 嘴上没毛(2 / 4)
学问人的尊敬,杨哲依然热情的伸手和周昊握了握,“我就是村长,小伙子是来玩的吧?你来早了,这时候山里没什么好玩的,采蘑菇也没到时候。”
“真巧啊,大叔好,我姓周,是兄弟公司来这边签合同的。”周昊一听眼前这位就是村长,心道好巧,急忙跑回车,取出了一份授权书递给了杨哲。
杨哲接过一看,白纸黑字盖着大红章,写着兄弟公司委派周昊先生作为滇省药材种植基地负责人,然后是一连串的权利说明,其中一条就是全权代表公司签署各种法律文件。
得,这事成了!
杨哲确认这个小周是兄弟公司派来签合同的负责人后,顿时开心的脸上的皱纹都挤在了一起,一把拉着周昊往自己村委会走,周昊急忙把他请上车,就在车上,杨哲连珠炮似的将村里的情况又给周昊唠叨了一遍。
大埔村虽然在风景秀丽的西双版纳,可无奈地势太高又在大山深处,每年除了极个别的喜欢钻深山老林的驴友外,没有旅游团会来这里,甚至连城市出来的自驾游客也不会来这边玩,村里的居民只能靠养殖和农业维持生计,虽然不至于贫困但富裕绝对谈不上。
兄弟公司去年时来了几波人,喜欢上这里的山地说是要开发这里种植药材,让村里百来户人家开心坏了,且不说每年的承包费,兄弟公司的人在这里开种植园,员工肯定要优先考虑自己村里人。村里人别说没文化,可论侍弄田地的话,个顶个的是把好手,这又是一笔收入,就在家里守着老人孩子还能够赚钱,这世界上的美事终于落在大埔村人头上了。
村委会就在晒场边上,三间独立的老土屋就是大埔村最高权利机构,但村里的事情大多时候是村里族老负责管理,各家各户鸡毛蒜皮的事情没人想着找村里解决,大多是时候村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凑在一起便将事情办了。所以村委会在这里就变成了村里老人每天聚集聊天摆龙门阵的所在。
此时正临近正午,正是一天中阳光最好时,老人家最爱搬个小木凳,找个避风处的地方,凑在一起聊着天晒太阳。当杨哲拉着周昊走到村委前,周昊便看到一群老人家顺着村委的墙做成一排,有的操着手眯着眼睛坐在那里只管享受阳光带来的温暖,有的则两三人手里拿着自制的卷烟,一边吞云吐雾一边用周昊听不懂的土话大声说着话,时不时的爆出一阵大笑声。
周昊出发前,吴子墨在电话上再三交代,到了山村后最关键的是要认真看看这边的民风民俗。对兄弟公司来讲,若是大埔村的民风不好,那么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