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5 章 人与非人(5 / 6)
上一次办的展台还送出去了几本。易晃当时也拿了一本,看到后就说:“哦,这个书很有意思,有很大的价值呢。”
秦青扭头说:“真的?”她听别人夸这书也很高兴呢。
“当然。这是当年留下的第一手资料。”易晃说,“现在信息爆炸,信息虽然多了,但真实性也要打很大的折扣。而在当年,封闭的社会环境让信息的单纯性与单一性得到了很好的保障。你看过就会发现,这本书里集合了徐家顿附近几个村子的民俗故事与传说,里面的重复性也很高。很多时候都是有人在别人那里听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然后他改头换面再说出来。这种重复性导致信息会丢失一些内容,所以重复越少的故事,价值越高。”
秦青说:“也就是说,因为徐家屯的封闭,所以故事的重复性少,可信度更高?”
“一个转手一百次的故事和转手十次的故事,当然是后者保留的内容更多。因为每个人在转述时都会略去他觉得不重要的部分,而将他感兴趣的部分进行夸大。”易晃说。
秦青点点头:“原来如此。”所以徐家屯这本书的价值就在这里。
易晃说:“比如这里有一个故事就被不同的人说过四次。”
“什么故事?”秦青问,一边拿出一本来看。
“狐狸娶妻。”易晃笑着说,“不过你看书里会找到狐狸娶了一次、黄鼠狼娶了一次、鲤鱼娶了一次、还有一个是庙前的栓马石也娶了一次。”
“啊!我记得这个!”秦青立刻翻到那一页,“我觉得这个故事特别气人!”
这个故事说的是三十年代时,村里有个寡妇,寡妇死了丈夫后只有一个女儿,村里的人就逼她把房子、地全交出来,只能自己带着女儿走。可寡妇带着女儿离开村子也没办法生活,就不想走,被村人给拖出了村。她被逼的抱住村口前土庙的栓马石不肯出村,对村里人喊凭什么要赶走她们母女?凭什么不认她女儿?
村里的人指着她抱住的栓马石说这栓马石都能算是他们村的,她和她女儿都不算。因为她的丈夫已经死了,她和她女儿就不是村里的人了。而且寡妇也没能再嫁给他们村的人。
现在人人都吃不饱,寡妇想改嫁都不行,她自己又不能有地有屋,如果出了村,只能跪在道旁把母女两人都自卖自身才能活下去了。
寡妇被逼到这个地步,大喊道那我就嫁给这栓马石!然后问栓马石你愿不愿意娶我?栓马石不答,寡妇道既然不说话,我就当你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