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3 章 终于轮到你了!(2 / 5)
入膏肓。
司雨寒跟秦青说:“讨厌死了,我妈昨晚上跟我说,这次只是礼金就要掏三万多!”
秦青想了一下才明白过来,这说的是村里那些白事的礼金。
“死的人到底有几个?”她问司雨寒。
“八个。”司雨寒说起这个就叹气,毕竟都是认识的人,“村里说丧事要大办,去去晦气,还打算请人来念经超度,办道场。”
听说是大办,秦青多少有点好奇。在丧葬上,城市里基本已经看不到以前的传统了——也可以称为迷信活动。像道场啊,请神啊,一百多个和尚露天念经啊,这些东西早就在城市中绝迹了。
而她的研究中,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所以她跟司雨寒说了一下,打算去围观。
司雨寒惊讶道:“这个不让外人看的,到时我都去不成。”因为司妈妈是外嫁,司雨寒回家走亲戚可以,但这种丧葬大事,她肯定是没有列席资格的。
秦青顿时觉得有些遗憾,她也想起在《徐家屯民俗初考》这本书中,代教授当时是掏钱以后假借其中一个村民的远方叔叔的名义才能够参观,还吃了席。当然,他这个“假叔叔”也掏了两块大洋给丧家,很难说丧家是不是看在这两块大洋的面子上才让他吃席的。
但现在秦青掏钱……好像人家不稀罕啊。
掏钱都不行,秦青很沮丧。倒是晓北望深恶痛绝,听说秦青想围观而不得还沮丧,马上跟她说:“千万别去!恶心死人了!”
晓家在当年拆迁的时候迁过一次坟,因为晓家人还算长寿,目前埋进地里的全是全须全尾的土葬,就是晓北望太爷爷、高祖爷爷那些人,加上叔伯兄弟以及家眷,十几座坟呢。最早的一座是太爷爷的小儿子,八岁时没了的晓北望他叔爷。当然,晓北望没见过叔爷,但以往祭祖时他给叔爷磕过头,凡是埋进去的他都要挨个磕一遍,这个“殊荣”是因为他是这家的长子,长孙。
司雨寒笑嘻嘻的说:“我一点都不羡慕他。”从一岁起每年都要磕上二十多个头,是不用羡慕。
当时晓家迁坟,不但要迁出来,还要再进行火化。现在可没有地方埋全尸了。所以当时起棺时,说是为了避免让祖先不快,就请了神婆来通灵,安抚祖先,跟祖先说这不是子孙不孝,子孙是为了给他们换新房子住,让他们别生子孙的气。
神婆一边说,晓北望(当时十一岁)就要在一边磕头,他爸、他爷都不用磕,就他一个人磕就代表全家了。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