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铁血1933 > 第二百七十六章 生意

第二百七十六章 生意(4 / 6)

能向农民加税的崇祯一朝的内帑根本撑不到十七年。

殊不知加税越多,则农民破产后的造反者越多,到了崇祯朝中后期那当真是天下无处不反。当年张居正变法的主题思想就是‘官绅一体纳粮’等到了张居正死后人死政息,一条鞭法被取其糟粕。去其精华,又变成了官绅盘剥民众的新手段。

庐山号上面对于崇祯朝和大明朝的意见是,先看看再说吧,要是庐山号出售的火器没能带来变革,等澳洲共和军强大了再来也不迟——那些地方士绅终究是要被农民军清理掉的,不然面对这个已经固化的社会形态就是庐山号再强大也是无能为力。

此时的崇祯皇帝得了宝镜快枪后,吩咐将宝镜打制镜框做成屏风分给周皇后以及袁妃田妃,快枪嘛,自然是交由神机营试枪然后京营进行仿造——此时明朝号称上邦大国,无物不有,无物不精,但凡是工业产品一帮能工巧匠终究是能仿造出来的。

只是在这澳洲九连铳快枪面前吃了瘪,工匠们对于这枪支的仿造能力还是很强的,像1628式步枪本身就没有划时代的高科技在里面——燧石和火镰都是明朝有的东西后装步枪的难题只是闭锁机构罢了,京营工匠们用了半月时间就掌握了1628式步枪的造法——只是质量不能和庐山号上面现代机械加工出来的比。

这帮匠人靠着摸索和对零件的仿制,竟然也制出能成功击发的澳洲快枪——这一点后世那些修理枪支的枪匠以及四六级钳工只要有图纸或实物作参照都能轻松做到,但是同样的子弹就不是那么容易做出来了——化工业要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制造子弹底火。

明朝工匠们没有钢芯铅体包铜的弹头,但是能仿制出铅制弹头来。弹壳用手工少量做一些也是能做到的,发射药可以改为黑火药,可是底火这东西就超出了明朝工匠的认识范畴了——不光是明朝匠人一海之隔的九州匠人也在为这事发愁。

再好的东西,打一发少一发终究也是无用,而且因为明朝的火器炸膛率颇高,虽然澳洲快枪有照门望山但是士兵们大家都没有三点一线瞄准的习惯——有这习惯的不是被炸死了,就是被炸瞎了眼睛。

这几支中正式步枪后来被束之高阁,不过明朝也不是没收获,这澳洲铳不惧风霜雨雪,京营的工匠在几次仿制现代子弹失败后。被要求全力打制澳洲铳以替代现在神机营用的鸟铳。

庐山号离开天津后在山东和浙江相继招募了一些移民够了数目后,向南进入了广州海域。在这里庐山号直接去了澳门,香港现在连个像样的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