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大刑(2 / 3)
哪里敢当王上如此赞誉,我等二人不过一介老朽,垂垂待死之辈而已,哪敢劳烦完善挂念。”
看见那两个人有些发白的面色,钟御的们知道他二人这是在兔死狐悲,心中不由起了一些玩意,有些戏虐的说到:
“孤王听说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如今整个大汉天下,烽烟四起,处处哀嚎,浮尸遍野。是因为这么多乱臣贼子为了一己之私,而使得整个天下大乱吗?”
听到钟御的这一声问话,两人不由面色一变,涩声回道:“汉君无道,致使天降大灾。数十年来水灾,旱灾,地震,蝗虫之祸不绝,纵然有些许臣子不守臣节,与整个天下苍生社稷来说,又算得上什么呢?”
听到这两个人打擦边球,将所有的罪责推到了皇帝一人身上。让同样身为一个帝王的钟御,心中忍不住生出了怒气,语气变得更加的尖锐与沉重。
“哦,是吗?我听说儒家先贤曾说过:君有道,从之,忠之,君无道,伐之。如今孤王麾下那么多文人士子,全部都聚在一起积蓄甲兵,行刺孤王,这是因为孤王没有德行,不能让他们诚服的原因吗?”
听到这尖锐异常的问题,两个平时风度潇洒,处事临危不乱的名士此刻却大汗淋漓,不时的用手擦了擦额头的汗。
这个问题,叫他们怎么回答呢?回答是,这是在肯定眼前的这个王者是一个暴君吗?
不是,那就是正在被看押在江边,等待着钟御的命令行刑的士族,是与一群不知忠义,唯恐天下不乱的野心家吗?
那跟他们同样是士族的自己,心里面又是怎样的一种想法呢?
稍微有一句话,有些疏漏,没有让面前的这个人满意,那可是全族夷灭的下场,现在江滨的那一伙能正是血淋淋的例子。
以前他们两个人能在那些身居高位,手握重权的大人物面前侃侃而言,那是因为那些大人物顾忌自己的面皮,在意天下士族的言论。
所以才忍住心中的怒火不发出,任由那些所谓的,放荡不羁的名士在自己面前放肆。
而那些名士也就是看中了这一点,任总的那些身居高位的大人物,不会为了这么一点点小事为难自己。
反而任由自己的放肆,还可以显示出那些大人物的度量,使天下的文人才子可以看到那人身为君主的器量。
赞誉有加,纷纷前来投靠,从而获得美誉与实惠。但眼前这人可不是在乎那些掌握了天下,大部分舆论的士族的看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