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消耗(2 / 3)
也有10万人摇摆不定,如同墙头草,只有5万人才是可靠的,却也全部战死。
从这就能够看出,钟御的帝国根基究竟有多么的不稳固。
如果过上十几二十年的时间,钟御凭借自己的仁德政策、强硬的手段以及庞大的军队,慢慢的潜移默化下,说不定能够改变这些大明朝底层人民的想法,甚至连高层也能让他们真正的归心。
可,这明显不现实,钟御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休息,大明朝也不可能在这里等那么久。
前线30万大军溃败之后,钟御的防线全面收缩,再也不跟大明朝进行野外决战,转而根据各自的第一利益城防坚守,打算慢慢的耗死大明朝。
御国在战争方面趋于守势。
就在钟御打算坚守的时候,大明朝却没有停战的意思。
收编了10万降军,并且在地方上搜刮了一些钱粮,运到后方之后,朝廷用来组建了一批新军,再加上这些日子来通过税收等等手段汇集的钱粮,又10万人的军队组建成功,并且慢慢的派上了前线。
等到决战结束后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后方的钱粮和援兵抵达前线,再加上收编的残兵,大明的军队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扩增了一圈,足足70万人的大军朝着钟御的防线撵压而去。
而钟御经过之前那一场大战,丢了20万军队之后,布置在防线上的军队也不过是只有80万了,人数上还是有那么一点的优势,并且占据了守城的地利。
不过这并没有让钟御感到安心,因为根据他的调查和估计,这80万军队之中,20万的大明原降军,20万新军中的10万人,基本上都不可靠。
他们心里都向着大明,在战场上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随时都有可能能够投靠大明。
剩下的人中还要剔除那10万人的溃兵,他们的士气已经泄了,再让他们在战场上碰到打败他们的大明朝军队,绝对会一触即溃,从而引起整个战局的崩溃。
也就是说,钟御真正能够信任的也就只有30万嫡系部队,再加上10万左右因为受过自己恩惠忠,忠心能够保障的新军。
凭借这些实力,哪怕因为地利上有点优势,想要对抗气势如虹。正值巅峰的大明朝南伐军还是力有不殆的,只能称勉强而已。
大明朝的进攻接连开始了。
那些不稳定的军队钟御全部派了嫡系看守,作为督战队逼迫,谁有逃命与投降的想法,只要有一点点迹象直接斩杀,以威慑军心。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