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相见(9 / 12)
五味杂陈,又像是怪味一堆。
他怔怔的,含的就有了泪。宝珠吓了一跳,以为自己的话说重了,安慰道:“我的意思是……。”
“我懂,我明白的。”余伯南止住她,抬手当着宝珠面不掩饰的拭去泪水,后退三步,举袖揖了下来。
忽然郑重的行礼,宝珠就受惊吓,又惊又疑:“你怎么了?”
余伯南止住泪,却止不住哽咽:“没什么,宝珠,我多谢你!”说过,把木珠收起不再提,打出一个自以为最亲切最尊重的笑容,这么笑上一笑,余伯南转身离去。
宝珠说的对,都大了,不好私下里相处,让人看到不好,也生流言。
余伯南在雪地中走,宝珠的话还在心田。都大了,何不请祖母转交……。余伯南先是苦笑,再就笑得心头豁然许多。
宝珠,你真是我的宝珠!
回想自己对母亲说的,得聘宝珠,就发奋中状元的话,余伯南毫不后悔,反而骄傲。宝珠见事比自己明白的多,也正当的多。如果自己见事有宝珠这么明白,就不会做出私入安家的事,也不会让方姨妈这种人来共事,就不会让方明珠缠住。
等等,宝珠刚才又说了什么,明珠好吗?
余伯南微叹,这方明珠生得是什么福气,还有宝珠这样的人能垂青她,哪怕一眼,对她也是多而又多。
宝珠既然提起,余伯南自然放在心上。想宝珠说的,明珠在你手里,自会懂事。余伯南挺挺胸膛,在风雪中忽生天地虽宽,有我顶着的感觉。
他大步往前,以前的才子自信再度回来。支持他这种自信的,是宝珠还肯理他,是宝珠还没有定亲。
余伯南已定下心,安家祖母虽拒绝自己,但不是完全相不中。从她的角度,为宝珠多个选择理所应当。
宝珠没定亲。
再没有比这个更让余伯南开心的了。
宝珠一天不定亲,余伯南一天有机会。这才年二十八,余伯南已寻思上明年也进京,一个是备赶考,另一个嘛,就是再去拜访安家,还能见宝珠。
宝珠进京,本来对余伯南是不喜欢的事,现在他满心里欢喜,自己要进京赶考,宝珠却在京中,这不是天也帮我?
不同的心态,催生出不同的心情。
余伯南大步回到男人们中,见他们有马的都有备马,遂对最近的阮梁明大笑:“阮兄好马,让我瞧瞧。”
才子会人,自然是不提侯爷官爵的。那样的称呼,不够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