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袁训在此!(11 / 13)
意告诉陈留郡王:“你没能耐的话,内弟也保不住。”
梁山王不用猜就知道东安郡王的心思,东安郡王军功第一,早就想取梁山王而代之。梁山王更精明,把更多的仗给他打,造就他名将的名声以外,还绊着东安郡王没功夫在京里钻营。这一会儿面前掉下太子党,东安郡王他能不动心吗?
不动心的是傻子。
梁山王就道:“那老规矩,三招定输赢!”东安郡王脸色寒了寒,你这不是欺负老夫吗?
这老夫虽是第一名将,却上了年纪,脸上有一道破了相的刀疤,身上更是伤病无数。他气力体力都不足,三招内不会是年青郡王们的对手。
打仗与主将的功夫不成正比。诸葛亮坐木椅上摇扇子,一样打赢仗。
东安郡王暗骂梁山王老混蛋大坏蛋时,梁山王目视袁训又说出一番话:“袁训!今科的文探花,本朝最年青的监查御史,”
说到这里,东安郡王先吃了一惊。
监查御史?
他马上就转回心思,还是不要和陈留郡王争的好,让他自己把这御史收了吧。
不光是东安郡王吃惊,郡王国公将军士兵都在吃惊。
无数眼光打在袁训身上,本朝最年青的御史大人?御史多威风?将军威风是要流血的,御史威风是到处抓人的,你不当大人跑这送命的地方来,是不是书念得太多念的犯糊涂?
“袁御史,你为什么到这儿来?”梁山王像是一样的心思,就此喝问。
袁训躬身笑回:“回王爷,读书为的是明理,知道立身做人处事。读书求功名,是寒窗下梦。我已梦成,再无遗憾。武艺为保国,我蒙舅父辅国公、姐丈陈留郡王教导,又受太子殿下教诲,不敢不来!”
一干子目光又转向辅国公,原来是你的外甥。想想也是,辅国公嫡长女是过继他妹妹的,陈留郡王的内弟自然是叫国公舅舅。
龙怀城悄悄关注父亲面容,见他在此时笑得面上开花,竟然觉得小弟出风头对他是件大得意的事情。
龙怀城心中沮丧,父亲还是最疼小弟,他拿小弟当亲儿子看待。这里面不仅有父亲关心姑母的一片心意,还有小弟聪明好学,比兄弟几个都用功。
龙怀城就没有想想,袁训的用功与他们兄弟几个都分不开。
袁训明白表述他的履历,他的履历由兵部吏部发出,也是隐瞒不了的。探花加年青御史,听的人就都明白。这个人灸手可热。
文采是有的,所以他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