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宝珠到此刻字(3 / 13)
可宝珠光听说还没有见过。宝珠也乐颠颠了,悄悄告诉自己这里还有大戏听。见马车恰好停下在此处,两个大脚健壮妇人引着几十个乡下人,都穿着崭新的衣裳,浆得直挺挺穿在人身上好似套个架子。
宝珠才恍然,原来这全是迎接我的?
就见他们一起拜倒,这其中有会作揖的,有不会只会下跪的,有下跪也怕不对,还左右乱看别人是什么形容的,齐唰唰喊着:“乡里人给奶奶磕头。”
这嗓音嘈杂,有的说在前面,有的怔怔跟在后面。宝珠是不由自主的笑容满面,心里感动起来。适才镇外见到许多庄稼没有收,难得他们不收庄稼先来接自己,问顺伯:“这是我们的佃农吧?”家人不会有这么多,也不会用这样粗糙的人吧。
这和母亲的气质先就不合。
顺伯说是,带头的两个妇人又上来磕头:“余氏(方氏)见过奶奶,给奶奶请安,奶奶道儿上辛苦,一帆风顺的可算到家了,备的有香汤水,只怕不合奶奶心意。”
宝珠嫣然,这是家人。看母亲的通身气派,用家人也只会是这样出口成章的才行。
因大街上人都来看热闹,宝珠在门外就没有抚慰他们。
宝珠看杂货铺子也是稀奇的,进去就先细细的打量。见铺子只有间半屋子大小,明亮干净,又一点杂味儿都没有。柜台安在中间,摆着笋干等当地土产,另一角摆着干货瓜子儿粗布,地上有酱缸,真正是个杂货铺子。
宝珠暗想母亲高华芳贵,表凶明亮夺人,和这酱缸粗布怎么也扯不到一起去。余氏方氏会错了意,见奶奶眉目卓越,淑女窈窕,又知道小爷是京里娶的亲,这一位应该是名门贵女才是。就解释道:“这是姑爷的旧铺子模样,原先摆什么,还就摆什么。不指着挣钱,是姑娘不愿意打破姑爷在时的旧样子。”
又怎么笑:“看我们说得习惯,是我们夫人让还照旧样子归着。”
宝珠颔首微笑说明白,心中满满的又感动上来。这才是真正的情意呢,可见母亲爱父亲,从没有拿她国公女的身份压父亲,也不曾想改变过他。母亲知道自己爱的人,就是这杂货铺子的东家或少东家,母亲自己也百般的尊敬与他,才把这里保留得原封原样。
宝珠暗暗唤一声:父亲,宝珠虽然从没有见过你,也不可能再见到你,但只要想想你和母亲,就知道人间是有真情意。
这是她成亲后就一直向往的地方,在宝珠心里这里见证过她公婆的甜蜜日子。如果不是甜蜜的,怎么还会在公公去世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