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宝珠的话在情在理(14 / 17)
妻子的人,虽然觉得没指望,但私下对内亲连夫人说话的意思,自是盼着无疑。
宝珠不走,宝珠还在小镇上住着,就成风向标,给别人看看,安定别人心思的那标杆儿。
郡王妃失笑:“我,”又说不下去。她本想说刚才她坚定不移,她决定不许母亲宝珠侄子们再留下,现在则心思大逆转,只源于宝珠的一段话。
郡王妃叹气:“宝珠你啊,说得我无话答言。但我不放心,你可曾想到?”
宝珠一直屏住气等她的心思,这就长长呼出,嫣然喜欢,带着讨好:“请姐姐给我留下五百府兵,这样可好不好?”
“五百不成,留给你两千!”郡王妃冲口而出地说过,就是无奈:“也只能这样了。”回去睡下,一个人暗笑,这宝珠,还真的是个宝珠,竟然是没费功夫就让自己改变心思。
郡王妃悠悠,宝珠啊!
第二天告诉袁夫人,母女单独说话,袁夫人道:“自然她是宝珠,”和女儿打趣:“你当宝珠不是宝珠么?你呀,这是你弟弟自己亲去挑的,他喜欢的,宝珠也喜欢他,两下儿里有情意,我的儿,再也没有比有情意更好的事情了,一切顺着情意走,宝珠万事都是为你弟弟,你就劝不动她,反而认得宝珠是宝珠。”
郡王妃咀嚼这话:“有情意儿?”
袁夫人含笑没有说破。她的女儿和女婿陈留郡王,是有夫妻情意的。但这情意建立在更多的现实上面,如他们的亲事,就是国公府和郡王府的纽带,就把那倾天倒海般不顾什么只是去爱的情意,只是从对方的角度上出发的情意,给压下去。
而儿子媳妇,才像自己和他们的父亲。那不顾一切,不管天塌地陷只要对方好只要对方如意…。袁夫人低头笑得甜蜜。
女儿没有,对袁夫人不能说是种遗憾,但儿子媳妇是这样,却让袁夫人安慰,愈发觉得这与丈夫有关,一切全是他在保佑着。
这情意,凡事儿是好的,都想到是对方作成的。而对方呢,也是凡事儿是好的,都想过来。这个,应该就是真感情。
如果只有一方这样想,而另一方是个“不淑”,那可不叫真感情。那叫遇人不淑。
…。
郡王妃没住几天就离开,她还要去当她的家。留下两千府兵给宝珠,宝珠感激不尽。也觉得受到诸多鼓励,毅然的,给京中葛通夫人等人去了信件,此时就要天寒地冻,难以行路,邀请她们明春到来看菜花。
京里什么花都有,但是大片的菜花宅子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