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捉拿袁二(7 / 12)
是纸糊的遇上蜡烛了是不是?”袁训摇摇头,不再管他怎么说。
两个脑袋越凑越近,原先是分坐两边,中间隔着一步远,在说话,现在是两个头往前凑着,手指在地毡上扒拉着地形:“我们混战,苏赫分一支兵马就可以去大同?”
“他打下来想怎么样?他人马众马,这就想挺进中原?”
“走难走的路,那路也是捷径,铁鹰嘴子这里,难守难攻。沼泽地,他们必然有路。死人谷里瘴气,听说有应对方法。军中有内奸,大同有内奸……”
袁训萧观齐齐呼一口气:“这是对当今早有怨言,早准备下几十年!”
“难怪上回要打大同,也许是做给一些犹豫不定的人看着!”
萧观期期艾艾,艰难地说出来:“那!必然是郡王们!”
“必然是与皇位有份的人!”
不然哪有这么深的怨恨,就是打下来,也没有他的份。
这不是民不聊生义军起义,谁先进京谁坐天下!百姓们的心全是知恩的,忽然上来一个与皇权无分的人,只怕天下不认。
萧观在脸上摸摸,小声问袁训:“你看,我像吗?”那大脑袋大鼻子大嘴巴,袁训不忍多看,看一眼他就后悔一分。
小王爷还想和小沈争孩子,他就不多看看小倌儿弟弟,后悔药可以买几座山去吃。收到世子妃生下孩子的消息,袁训去信,通篇只一个意思:“生得好不好?”
太原来信近,京里来信远,袁训先行知道自己女儿生得好。眼睛像宝珠,像宝珠就不会有错是不是?
鼻子像父亲,父亲的鼻子尖,比母亲生得好。
小嘴儿像宝珠,天庭饱满又随父亲,额头生得好。这样一个好孩子,袁将军怎么能不后悔许错亲事给小王爷?
这会儿他还让自己看他像不像内奸?袁训随便瞄一眼,心里更不痛快。姑母有信回来,倒是喜悦的语气:“这门亲事你自张主张,却许得好,总算门第相当般配,没有委屈到孩子,也没有委屈到我。”
言下之意,前面许的亲事姑母让你委屈到。
最后说孩子像爹,你想看模样不是?看看他爹和他祖父就行。
袁训看过还能是滋味儿?
别说沈渭拉上他絮叨一堆他们的情谊,就没有情谊,袁训也坚决不肯小王爷横刀夺孩子。
嫌弃地回答了小王爷:“你要是像内奸,那地上蚂蚁也像了!蚂蚁有这福气吗?”
这极尽贬低的话,让萧观一拳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