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皇帝的报复(一)一更送上(11 / 12)
边的人听不下去,插了句话:“两位,尚书是正二品,祭酒是从四品,你们不会把个官袍品级也看不到吧?”
两个人一起松口气:“所言极是,咱们别看脸面,看官袍,”打个哈哈把面上的尴尬遮下去。
…。
另一边几个人在骂阮梁明,阮梁明跟他们是没有仇的,他们都是头一回进京的才子。骂得正过瘾,反正嗓音低就是。
“就他?脸白白的跟个内相似的,代吏部尚书,敢管天下的官员任职调动?”
“就是他,人家是小侯爷,现在是侯爷。”
“这是有个好爹不是。”
…。
对阮家小二不服的人更多。
国子监是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监祭酒相当于是这学校的校长。阮小二看着太水嫩,不由得几个留着胡须的举子叹气:“学运败坏,难怪今年有造反的人,这么个人,乳臭未干,他也能训导全国学生吗?”
……
今天像是阮家兄弟挨骂的日子,对柳至、袁训和孟至真,是有人议论,没怎么挨骂。
孟状元看面相是有年纪的人,让苦读的举子们看到希望。都认为这一科不中,下一科也会中。不信你看孟状元,问问他从少年的时候,科场一定没少下,最后还是中了不是?
袁训呢,是大将军之名早就远博,他当兵部代尚书又比阮梁明晚,骂都让阮梁明一个人担走。他又事先上了一个论军事的奏折,又一次轰动朝野,这尚书代的风平浪静,这几天里还没有人说不服。
柳至早在太子府上就有名声出去,柳丞相晚年不得太上皇喜爱,但早年间主持科选,至今还有文人闻名,爱屋及乌,对柳至也少加非议,反正认为他世家出身,为官是正道。
至于阮家兄弟也是世家出身,谁叫他们当的官让人眼红呢?
……
台底下的议论声有好一会儿不停,阮梁明和小二全听到几句,兄弟两个互相使个眼色,当众这口气怎么能忍下去?
阮梁明提一口气,朗声道:“机会难得,举子们,你们打算私议三天,耽误过去不成?”他的眼睛紧紧盯着几个人。他们在高台下面的前排,就是他们的说话声传到自己耳朵里,而为首的一个人,阮梁明也认得他。
不过他不认得阮代尚书就是。
那是一个星眸薄唇的青年,见阮梁明盯着自己,也是个大胆的人,洒脱的一甩衣袖:“行,那就我先上去吧。”
台下的人让出路,他走到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