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臣有私心(4 / 17)
语调把自己内心忿怨不满——话说谁遇到不平没有这些呢,轻易不引动,一动发千钧——全勾动,两行清泪从他面颊上潸潸而下,在金砖地面上汇成小小一摊,约有手指甲大小。
落到他眼里,也落到皇帝眼里。
皇帝对他的哭一般啼笑皆非,这跟表弟袁训一样,轻易不哭,但都是会哭的角色。
上一回哭还在不远,那是和欧阳家,是为丞相。这一回也和丞相有些关系,柳家的家声扯得上去世的丞相。
斯人已去,皇帝不再去考虑丞相,他是让柳至的铿锵震撼。
他句句发自私心,但他提出的句句是隐患。
自汉以来,外戚名声不佳。吕后,三国的何太后,董太后,还有西汉的霍光。
霍光本身已经是功高震主的辅佐大臣,他的妻子还是背着他毒死汉宣帝的元配许平君,他们的女儿霍成君让立为皇后。地位显赫到朝政一把抓还不满足,还想当外戚是为什么?
应该是霍光妻子贪婪作祟,还想左右下一代皇帝。她没有连累到霍光,霍光死后是古人最高葬礼黄肠题凑而葬,也一直享受汉后代皇帝的祭祀,但把霍家拖累得不轻,霍成君打入冷宫,自尽而亡。
由此可见外戚这事情,有的人愿意用阴谋诡计去当。
本朝两大外戚,一柳一袁,家主都年青有为,早不断有密折弹劾他们的大大小小事情,御史们分一只眼睛盯得不放松。
他们两家不管是谁出事,一个牵扯到太后,一个牵扯到皇后,朝野都要有震动。
说到太后,皇帝不悦。说到皇后,太子要受牵连,皇帝也是不悦。
在这样的心态下,单独扶起袁家,这不可能。单独扶起柳家,也叫不对。
两个外戚互帮互监视,皇帝江山永固,这才是他要的。
柳明等人的骤然发难,皇帝顿生剪枝之心。不见得是杀人,但敲打震慑件件不少。但这样一来,表弟袁家独大,皇帝不怕御史就此和表弟过不去,但外戚不能独大的心,一直在他脑海里转悠。
这里面也有担心袁训一夫一妻影响到太子,加寿得太后宠爱,太子从孝敬上一生要尊重加寿,尊重出个一夫和一妻,史上可以添上笑话一大笔。
这是细小的心思一闪而过,但加在一起就是柳家虽然不好,但能和表弟抗衡。
皇帝很喜欢家世单薄的美人儿,如欧阳容,就是随便宠幸没有这样的顾忧。
欧阳家对上柳至一败涂地,皇帝让太医精心诊治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