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锲而不舍的加寿姑娘(9 / 16)
谢氏和石氏气白了面庞,大怒喝命家人:“去……”易氏扑到车前,她由家人话里回想起来是见过的,哀求道:“不要,夫人们走了,我和姑娘还要在这个家里过呢。”
在她后面,小姑娘也哭哭泣泣跑出来。
谢氏和石氏泪珠断线似的往下掉落,她们知道这算是一部分守寡真实的写照。
不是所有人都过得有公婆周护,有亲戚相帮。这是一个不平等的社会。
谢氏泣道:“你就不能自立一些,回来做什么。”
易氏哭道:“上回我没有说实话,是公婆要把我和女儿卖掉,换钱给小叔子娶亲。”
石氏哭道:“那你不能自己挣碗饭吃吗?一定要住娘家。”边城很多寡居的人,为生计也就没有抛头露面这一说。力量大的人甚至扛包做男人的活计,石氏见过,所以为易氏不值。
“要是你没有手艺,你学一门儿就是。”袖子里摸出一个帕子,递到易氏面前:“你拿着,过年不好听骂人的话,和小姑娘找个客栈先住下来,至少没有骂声。”
帕子里是五两银子,当面给银钱太过直白,就用个帕子包着。谢氏也取出五两,这是她们约定下来的数目,送到易氏手中。
易氏扑通跪到雪地里,雪地坚硬,膝盖下面有了一声。泪水迅急如奔腾般从她面颊滑落,她双手捧高银两,嘶声高呼一声:“大恩大德的奶奶们啊,你们是菩萨下凡来救我啊。”
她的小女儿还站着哭,手儿从面上一抹,几道泥痕就到面上。
谢氏石氏看着揪心,想想十两银子是一般人家小半年之资,京中虽说米贵,但供母女过个年不成问题。不忍心再看下去,怕勾起自己心里酸痛苦,洒泪和易氏道别。
车出去两条街,谢氏石氏还没有缓过来。是后面车里坐的丫头过来提醒:“书慧姑娘说要珠子,前面是珠宝铺子,不就近儿买给她?”
石氏想起来,谢氏也说要给孩子们买年下的礼物,两个人揩干泪水,携手下车,伙计们殷勤让进去,对着笑容满面,谢氏石氏才好转过来。
这笑脸儿喝水也是好的,那冷脸儿吃香喝辣的又有什么意思?谢氏这样想着,拿起送上来的一个新式样金簪子,不由地道:“这个喜庆,给老太太可是不错。”
石氏也拿起另一根,也是这样的说:“雕的吉祥纹,给老太太。”
不约而同,她们先说的是安老太太,而不是姑母和宝珠。因为这个家里长幼有序,从不错乱。
先敬安老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