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为加福的争论(4 / 12)
看出玉珠平时下功夫的是看书。
这都不是袁训心里能陪伴母亲的人选,只有宝珠,她做活的手艺那么好,虽然当时不肯做菜,但老太太私下里对袁训打保票:“我们宝珠最会做羹汤。”袁训就认定是她。
说起来他的原因简单又明了,什么年纪什么身份要办什么样的事情。
掌珠当时太强,但出身官宦之家,嫁的也将门当户对。只要不是还在风里雨里打拼的人家,当时怎么想到会有福王造反,而掌珠又嫁到文章侯府。
稍稍有几代的安稳家世,谁不是返璞归真,由喧嚣转为沉稳,希望宅门里岁月安静,不会盼着家里天天你斗我斗呢?
掌珠以为自己的美貌独占鳌头,她没有想到袁训第一眼就把她否定。
玉珠又太斯文气,话里语间全是爱书成癖,唯我和书独尊。
袁训是个大男人,在他的朝代里只有男人才走功名的道路,他自己又苦读数年成为公主师,深知道学问来的不容易,这需要拜名师头悬梁才有出门吹的本钱。
第一眼又把玉珠否定,觉得闺女流认字可以,当着人的面前论文吹嘘不必。虽然第一面相见玉珠没怎么吹,只是对董仲现家的藏书楼大感兴趣。
不管袁训建立在父母亲深情厚谊上,对妻子有平等的心态。后来又建立在姑祖母为加寿定好道路上,为女儿当个贤后不惜一切,他始终是个男人,是个出门能顶天立地,所以回家里总想妻子小鸟依人为最好的那种男人。
有共同语言,不妨碍他希冀妻子温柔可人。
男女在先天心理上的差异,一般来说很难改变。有时候存在特定的环境,也许有不同。但真到水深火热的关头,再娘的男人也有爆发阳刚的时候,再刚强的女人也有柔弱的一面。
袁训有这样的心思并不奇怪,也就对安家唯一符合闺秀标准的宝珠疼爱至今。
他要的,是一个能陪伴母亲,陪伴自己,能生孩子的宝珠。宝珠给他的,不仅是能让婆婆满意,还能让舅父满意;不仅能陪伴丈夫,还能为他打仗出一臂之力。而且还能生孩子,至今生下六个活泼健康孩子的贵夫人,京里找不出第二家。
爱屋及乌,何况小女儿加福不是一只小乌,也是一个小可爱。袁训作为父亲的保护欲望和对妻子的疼爱移爱到小女儿身上,今天加福打人的一幕,袁训不能接受。
他滔滔不绝:“……加福应该像母亲一样的温柔,有不开心的事情,在家里有我保护她,出门有战哥儿保护。不是像今天这样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