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隐瞒太后(6 / 12)
有镇南王小世子不吝赐教,时常的教导正经。万幸,近来有一件差使,镇南王小世子领路在前,正经跟随其后,小小的年纪居然学会办差,这是我韩家之幸,也是蒙太后之恩德,蒙皇上之恩德,蒙皇后之恩德……”
掌珠哪里是不认得字呢,她是看完信后,见公公溢美之词泛滥,故意说自己有不认得的字,请祖母看。
祖母是掌珠的至亲,又是侯府小姐出身,她认字只能比掌珠多,掌珠把信呈给祖母在情在理。祖母年高,早就眼神儿不济,掌珠知道,她肯定会把信请袁夫人代看。
要说袁夫人这个人太好不过,认识她的人都知道。袁夫人见信上全是好听的,肯定会当众念出来。给太上皇听,给太后听,给皇上听。韩世拓必然多几分圣眷,也不辜负文章老侯写这么多动听的话。
文章老侯他为什么写这么多动听的话呢?他是发自于内心。
找到袁训以后,见忠毅侯夫妻客气,不怪他私自寻来。见孩子们对正经很好,不怪他私自寻来。孩子们时常给太后写信,老侯看在眼睛里,信上就把太上皇太后和皇上甚至皇后一通的感谢。
元皓小王爷跟韩正经是个玩伴,更是信里离不开要感谢的人。
信里还有对妻子和母亲说的话,但袁夫人跳过不念,又念了一段韩正经的话,听得掌珠瞪直眼睛。跟刚才看信一样,掌珠对儿子敢去当差还是震惊。
但信念完,太上皇先快活了,对皇上道:“看看不假,这封封信里都说元皓会当差,元皓会喊你这官这么坏,元皓的舅舅不知道。”
皇帝含笑。
太后也快活了:“我的元皓最长脸面,我的元皓才四岁,他都知道什么官儿不好,什么官儿好了。”这信里奉承袁家,奉承元皓,太后面上光彩万分。
皇帝含笑。
这种时候,是不能少瑞庆长公主。
元皓上一回送大鱼来,长公主揣摩揣摩,元皓打不上来这鱼,她怕丈夫镇南王对儿子离京犹有不快,还不敢大吹特吹。但在今天,可以吹了不是?
长公主眉飞色舞:“想把元皓抛下来啊,这是万万不能!不带上我的元皓,还能当这差吗?万万不能。”
余下的人一通的奉承,她们都是进宫来取自家人的信,见封封信里夸赞镇南王小王爷打砸衙门,袁训更是描述细致:“元皓大喊,你这坏官儿当的差,我京里舅舅不知道!不算!……”
一大把金子都往元皓小王爷脸上贴,皇帝又对太上皇说过半边衙门,颇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