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二殿下相见(2 / 13)
太后和瑞庆长公主回宫。皇帝散上几步,坐下来准备批阅奏章,外面有人回话:“回皇上,大人们出宫后,就分成两拨儿,一拨儿往方鸿大人家里,一拨儿去靖远侯府。”
“啪”,皇帝拍了桌子,隐约已知道官员们用意。皇帝怒道:“去听着,看他们说些什么!”
……
“方大人,泰山祭祀是本朝头一件大事!太子微服出行,这是对上天的不恭。你在礼部,难道这话你想不起来?”
方鸿掏掏耳朵,细声嘀咕:“不就是没有带你去不是。”
“大人!凡往泰山祭祀,古有定例。自秦封禅以来,没有敢怠慢而行。今太子随行,一没有文臣,二没有武将。颂石上写些什么?让上天看起来,实在简薄,实在简薄!”
方鸿轻咳一声:“我去了,阮英明也去了,你们要闹,往他家去吧。”
……
“阮大人,您是天下师,请您指点泰山封禅自古有几位君王,都去哪些人,有哪些惯例?”
阮英明早换上一身家常衣裳,知道打嘴仗,索性先以气势示人。不换衣裳就见了人,见到面后,气倒一个是一个的意思。
面对咄咄逼人,小二才不会送话柄出去。先对侍候在外的家人使个眼色,再就打着哈哈:“好好好,听我细说。古书上说,王者受命,必封泰山。封泰山,以告太平也……”
天下师不是吗?摇头晃脑先背一大段子古书,约有两刻钟出去。听的人不耐烦,打算打断,小二正色:“你们要听,难道我简单的说,给你们寻错不成?”
手一指来的人,小二随时拍案而起:“好呀,你们原来是寻我错来的!”
“你说你说,”大人们心想不错,是寻你错来的。但不是让你揪错,你尽管说吧。
小二曼声:“自秦始皇帝起,东巡,召集名士,登泰山。众生谈论礼仪不同。始皇帝定规,旧世虽有仿效,却不能尽同。”
“阮大人说得透彻,能听听去了多少人吗?”
小二含笑:“当时你不在,我也不在。书上说东巡,总有官员跟随。多少人来着?路上要是水土不服一个,吃错药一个,和人争执再有十几个,不能按出京人数来算。”
“对你阮大人请教,不是让你绕着弯儿骂我们。”
小二嘻嘻:“还有名士不止一地,出自己家门打算见驾多少人,兴许路上水土不服一个,吃错药一个,就是没有和人争执的,见到始皇帝吓倒下也许有人。不能按地方官呈报名册来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