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齐王的新主张(1 / 6)
年少得意的阮英明,在今天又一回占了些许某些人的便宜。抱住袁训,回身用腿挡住出门的路,把大学士和二位老王困在这个院子里。
“某些人”骂着他:“皮厚如牛。”但答应跟他前往,而且心里并不憋屈。
古称吴的苏州,曾出过多少著名人物。如吴王阖闾,如铸剑大师干将莫邪,如三国名将陆机陆抗父子,如北宋的范仲淹。这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宝地,又有阮英明相邀,大学士等表面上故作埋怨,其实是欣然的。
袁训又请了太子殿下和赵夫子。这一行文武双全,有经验有谋略,阮英明为首,走的两袖生风虎虎作威,如果不用顾忌官体的话,可能横冲直撞。
孩子们看到他们离去的背影,元皓怂恿着加寿姐姐来问舅母:“是去帮念姐姐忙吗?看看寿姐儿今天光梳头净洗脸的,十足是个俊小子,元皓也抹一脸的粉,咱们不过去吗?”
宝珠拉拉自己衣裳,笑道:“别说是你们,就是母亲也挑了最招眼的衣裳。但是咱们现在是布衣,再去别处逛会儿吧,等到午饭以后,殿下与民同乐,走到百姓中的时候,咱们才可以到念姐儿身边,也才可以在本地姑娘们面前亮一亮相。”
加寿志得意满,鼻子又要翘上天:“母亲,相中寿姐儿俊小子的,一定比相中大弟二弟的多。”
胖脑袋挤上来,元皓又来凑热闹了:“还有元皓,舅母舅母,相中元皓的也最多。”
虽然他强自装着很聪明,但胖脸儿上还是懵懂。把宝珠逗笑,拧一下元皓鼻子:“你呀,你懂的在说的是什么吗?”
“懂,就是舅舅在哪里,舅母在哪里,加寿姐姐在哪里,元皓就在哪里。”元皓乐颠颠儿:“都在一起,多么好哟。”
……
午时快到的时候,日光更加明丽。从窗户看出去,摆饭的厅堂外面腊梅竹子和石峰相映成趣,不但让周围的景致活泼起来,也活泛了本府邓甫大人的心。
他注视着房中最后一个和齐王殿下交谈的人,是位做过京官,告老已有二十年,如今七十岁的长寿老人。
这个年纪遇到平时难见到的贵人,絮叨话不断,总想多沾些皇子王爷的贵气。亏得殿下满面和气,还能听得很认真。邓甫搓着手,又一次对走到身边露出催促意思的杂役小声道:“别急,这是殿下最后见的本国人,等他唠叨结束,就可以上饭。”
“大人呐,不是我总催,有些菜现做才好吃。里面这位再耽误下去,殿下午饭推迟,午后逛园子就要推迟,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