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六章,金殿斗(12 / 15)
之言!”
费大通黑了脸,这老家伙,这老东西,这……你骂的实在痛快吧!
皇帝轻轻咳上一声,要说话还没有说话,是百官支起耳朵的时候,殿外匆匆又来一个太监,双手送上一道奏章。
加急?所有人心里闪过这句话。加急的,才会不管不顾往金殿上送。
皇帝打开看了看,他还能面不改色,交给身边太监:“念,正好,把这件事也议了。”
……
“……外国商人如一盘散沙,其图中华之厚利,却非中华之法度。奸细滋生,钱财滋生,轻慢亦滋生。儿臣令各起一商社以为挟制,不料诱人眼红,当晚凶杀致死一人,意欲商社改换为首之人。为正视听,明各国,奏请父皇下旨驱逐不轨中华法度之人。一人不服,驱一人。十人不服,驱十人。全族不服,驱全族。非吾族类,实难迁就,扬我国威,事小而巨……”
……
对于齐王的这道奏章,不是没有人反对。而是让拘在南安老侯回的话里,他说太上皇亲口说过,外官任上,朕信任你。
这老头子还没有走呢,还在这里呆着。老臣,有个老字,也可以称为老糊涂。
谁这当口儿说齐王殿下在外面莽撞,不正撞到他说的“天子信任”这话上面。说的稍过了头,像是挑拨皇上对齐王殿下的信任。这老头子要是再跳起来,谁跟个行将就木的人对嘴去?
对这道奏章的谈论,就相对正规。有几大繁华通商城市,来的外国人多,生的事情不是小数目。最后当殿达成一致,同意齐王殿下的主张。
这里面也有那墟里拐弯族太小了的缘故。太小了,不放老实,还闹什么。
谈论由此,把阮英明的奏章也转为正规。费大通等人无可奈何,干咽着唾沫还硬顶着,当殿也就没有定下来。但离结果已经不远。
……
韩世拓对宫外走去,诉说自己往事勾出对自己的深恨,心情没有平复,他谁也不想说话,天已近午时,快步只想上马回家。下午再去衙门也罢。
“侯爷,”后面有人叫他。
回过身子,有了一怔。过来的是最近几天避开他的董仲现。
董仲现、袁训等太子党,都是以前对他蔑视的人。在和掌珠成亲以后,受益于袁家,董仲现对他依然不冷也不热。但今天面上有了笑容,轻声地道:“可以收拾东西,准备出京吧。”
“我!也能去!”韩世拓露出做梦似的将信将疑。他背着浪荡名声,翰林院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