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六章,加喜生日(2 / 17)
思。太子曾为此事发怒,斥退柳家好些人。独对柳至依然重视。太子三近臣不是虚名,在自家里早成倚重之人。亲事的话一出来,我细细的整理以前,倒对柳至有些赏鉴。”
老国公眉头还是展不开:“当年是当年的事情,时已过境已迁。按当年的境遇成就亲事,柳至是国舅,有整个柳家一呼百应。阿训没有太后势单力孤。袁柳结亲,别人要针对的软柿子将是阿训,但对付阿训而为拿下的只能是柳至。不管风吹浪打,拿下阿训意思不足。朝堂风云也好,后宫针对加寿的风云也好,两个人一结亲事,所有矛头指向的都将是柳至。他重要!”
“呵呵,”老侯笑了:“所以呀,这柳至当年是想把以后几十年大包大揽,加寿也好,小袁也好,全承担下来。所以呀,我没有拦这亲事。”
“哎哟,当年柳至虽不明白,阿训是皇后接来,肚子里难道不知他将来位高权重。如今一个刑部尚书,一个兵部尚书,演变成二权臣勾结。这柳至看走了眼且不说他,这该多招人眼睛?御史们每天上他们的密折,恳请皇上猜忌他们都有道理!空穴也能来风。你说我愁不愁?”
老侯继续笑:“所以等我想明白,这对难兄难弟一个顶着柳丞相、皇后的愤怒,一个顶着此时太后和皇上的不悦,当年早就想到也不管不顾,我还拦什么呢?”
“那现在麻烦可就大了。一,算阿训聪明,把亲家府上的常大人送上右都御史一职,但他挡不住所有的御史。二权臣过于亲密,这是御史本应该防备,哪怕他们出去骑个马喝碗酒,密告他们也是份内之事。多一位都御史,不过挡住部分罢了。”
老侯解释道:“我任过都御史一职,小袁事先来找我商议,我还说常家清一色的古板人,不知变通只怕不行。但如今来看尚且满意。常大人把小袁的连襟,第五个儿子调到都察院,父子并肩有个帮手。”
“这也罢了,”老国公再道:“再来说二,刚刚我说过即使他们两个不结亲事,二权臣走动过近也有人盯着。这二呢,太子之位从来不一帆风顺,皇上可不是只有一位殿下,如果起非分之想,猜忌袁柳是意料之事。只要反反复复地引导皇上重重猜忌,这两个只顾兄弟义气的必然倒下一个。另一个要是不服,跟着一起倒。”
他盯着老侯,等着老侯回答。
老侯沉吟:“说起来有幸,皇上跟历朝皇帝相比,不但是明君,而且真心孝敬太后。有太后在,”
老国公截断他,这里能放心说话,他毫无遮拦:“万一太后没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