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帝后旧事(5 / 9)
应该建立在拥护一定的国家体系。为了爱叛国叛家叛一切?别人敲锣打鼓说你是真爱,对当事人有何好处?
柳至不为十年亲事所动主张儿子纳妾,董大学士如以前对柳至的看法一样,继续高看柳国舅一眼。
以他们的身份,当在忠心上做文章。今天能跟着袁训转说大家都不纳妾,明天就能跟着袁训以黑为白。后天呢,袁训说反了,大家一起去了。还以为这叫兄弟情意。这可就不是玩笑,成了泼天大事。
想来想去,主要担心在席丞相驾鹤而去上面,也为南安老侯叹息没有个接班之人。其余整个体系已因过于年青的尚书而一眼看到太子登基,董大学士对安王横遭猜忌虽不明白内幕,也没有过多的心思。
背后对太子另有心思的人太多,而以大学士一辈子朝堂的经验,此时处不来的人,以后未必就不是同盟。安王自然要防备,但没有证据,只凭听说安王有几句风凉话、中伤的话出来,董大学士不至于把安王列成必除的人。这世上之所以还有美好,就是大多数的人美好。
他只是皱眉于安王殿下送女人给太子,引出皇上再次赏赐太子府中美人。如果皇上第三次再赏,将在太子大婚以后。将和前两回性质不同。
第一次赏赐,当时牵涉到皇后赏人不安分,尽皆赐死等等原因。还存在夫妻斗气、暗示太后、敲打加寿和表弟。
第二次赏赐,安王猜不出来原因,董大学士体会是皇上敲打二位殿下心不要放在美人上面。你们喜欢不是吗?干脆给几个也罢。
在太子大婚以后出来第三次的话,董大学士就只能理解不让加寿独占房闱。
他得想法子杜绝第三次赏赐美人再出来,董大学士坐不住了,对外面吩咐:“让太太来见我。”
董仲现的母亲董夫人闻讯不敢怠慢,匆匆过来请示:“父亲有什么话要说。”
董大学士面上的皱纹抖动几下:“你去见皇后娘娘,对她说……。”
……。
听完,皇后沉吟:“好吧,我也正想到,就是不知该不该去说。既然董大学士这样说,那我想的不错。”对董夫人展露感激:“回去代我道谢。”
……。
经过一个下午的头也不抬,皇帝还是没有歇息的意思。眼看殿外黄昏晚霞将起,当值太监再一次来请:“就要晚膳,您起来走几步活泛下才好。”
皇帝憋屈的那股气还是压得他四肢惫懒,瞪一眼那批过再续,永远高高的奏章,不耐烦的斥道:“真啰嗦,不用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