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韩警官 > 第三百六十五章 “李行长”(三)

第三百六十五章 “李行长”(三)(2 / 7)

一行钻一行,条理清晰,全说在点子上,显然下过一番功夫。

功夫是下过,不过是别人下的。

“李行长”有一个庞大的“智囊团”及“顾问团”,有上百位法律、金融及政策顾问。何况基金会已被取缔三年,这三年期间不知道来过多少工作专班、工作组、调查组和调研组,不知道开过多少次会。

每次来领导,镇里、基金会、股东代表都会据理力争,别说董事长,楼下保安上来都能说几句。

李晓蕾轻叹一口气,一脸遗憾说:“令人费解的是,决策层并没有采取多数人赞同的第二种做法,而是采取的少数人主张的第一种做法,‘一刀切’地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没有考虑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对金融的巨大和旺盛需求,这绝对是一个失误!”

上级怎么可能错,这就不太好评论了。

罗红新摸摸鼻子,其他常委面面相窥,方峰被搞得啼笑皆非,下意识回头看了一眼石向辉和笑而不语的副检察长周胜男。

“据我所知,当时考虑的是农村已经有了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依靠这两家金融机构,就完全可以满足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对金融的巨大需求。实践证明,这一判断是不正确的。”

李晓蕾认真严肃,要是年龄再大一点,再跟老卢一样打几个手势,搞不清的真以为是多大领导。

“事实是,农业银行在商业化改革过程中,为追求经济效益,纷纷从乡镇撤离回县城,掀起一股不小的‘下乡回城’热潮,几乎不给农民特别是经济状况一般的农户贷款;信用合作社在乡镇一级区域虽然没有竞争机制,但因为种种原因很难独立担当起完全满足‘三农’金融需求的重任。

至于邮政储蓄,一提到它我就生气!

只吸储不放贷,不光在良庄,在全国各地都这样。利用其网点遍布全国大小城乡、邮递员每天穿梭于各村之间大多兼任储蓄代办员,以及随着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汇兑资金滞留增加的优势,把储蓄业务做得红红火火,整个一农村资金的‘抽水机’。”

“晓蕾董事长,我不太明白,邮政局只吸收存款不放贷款,不放贷款就没贷款利息,它拿什么给储户支付存款利息?”平时没在意,她这么一说武装部长猛然发现邮政储蓄真像个抽水机,一脸百思不得其解。

政法委书记也不是很明白,疑惑地说:“是啊,只存不贷他怎么维持经营?”

“提起这个我更生气!”

李晓蕾拍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