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 “黑脸”(4 / 5)
“没有,没能人赃俱获,如果现场缴获到50克以上事情就好办了,不管他是不是艾-滋-病患者,都能把他送上刑场一劳永逸解决问题。”
“后来呢?”
“他猖狂又狡猾,从他身上缴获到最多的一次只有6克。因为他患有艾-滋-病、肺结核、淋-病、肝硬化等恶性传染病,戒毒所不收,看守所不要,判刑之后劳改农场都不要。我们送了好几次都没能把他送进去,总不能把他关在支队吧,只能放,他也就越来越有恃无恐了。”
禁毒支队有禁毒支队的难处,这样的人关不是事,送出去没哪个单位敢接收,只能放人。
可是这么一来,影响非常恶劣。
那些被他引诱吸毒的人,尤其那些吸毒人员家属,对他恨之入骨,去省里上-访,问省厅,为什么贩毒的人不抓不罚,偏偏抓吸毒的人?
你怎么解释,根本无法解释。
更重要的是,让他继续在外面转悠,社会危害性太大,既会继续从事贩毒,而且极可能会恶意传播艾-滋-病毒。
韩博沉思了片刻,抬头道:“同志们,陈宝是一个什么样的犯罪分子,是昔日落网的一条小鱼,因为一直没被打击渐渐变成大鱼,甚至变成一条很难对付的毒鱼。由此可见,在吸毒人员底数摸底调查上,我们的基础工作存在许多不足。”
废话!
吸毒人员数量是警察掌握的几倍,国内如此,国外同样如此,想搞清底数哪有那么容易,冯朝阳禁不住暗骂了一句。
“具体到这个案子,我建议各位不妨反过来想想我们的侦查思路有没有问题,我们的侦查手法是不是太陈旧,我们的侦查模式是不是可以作出一点改变?”
“韩局,您能不能说具体点?”说一大堆,其实一句没说,冯朝阳忍不住问了一句。
这个案子本来就很可疑。
不是说禁毒支队工作不努力,而是工作方式太陈旧,受惯性思维支配,比如发现一条线索立即采取措施,抓到一个嫌犯,然后诱捕,再抓,再诱捕……
有毒必打,没错。
关键这是缉毒中队干的事,大队破大案,支队要考虑更多更全面。
韩博并没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反问道:“朝阳同志,有没有陈宝的照片?”
“有。”
“让人找一张过来。”
不一会儿,照片被送进来了。
让禁毒支队束手无策的大毒贩从照片上看只有六七十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