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定都之争(2 / 3)
的蛮夷才做得出来的,曹操可不想日后被人指着后背骂一声蛮夷。他对于自己身上文明人的身份还是很看重的。
好吧,其实真正让曹操放弃的原因,还在于洛阳太过残破了。作为一国之首都,现在的洛阳根本不适合。真的强行将洛阳定位首都的话,那么花费巨大财力将其重新修整是不可避免的。在这一件事上,曹操就算是想要反对,他也没有理由,也没有办法反对。
洛阳被踢出去之后,曹操想到了长安,关中平原啊,这个时候的关中可不是那个黄沙满天飞的地方,这个时候的关中,说绿树成林有些过了,但是说一声沃野千里是绝对不过分了,秦朝数百年的统治,将关中可谓是修整的十分的良好,此时的关中合巴蜀,才是真正的帝王之基。
毕竟秦朝昔日就凭借这两地产出的粮食,而挥兵统一天下的,再加上关中长安拥有着三关之险,陇山之佑,可谓是尽占地利。
加之长安地处关中,关中人的身份无疑就提高了,要知道自从战国之中,虽然全天下的人们都清楚的明白不管是关中人还是关东人都是华夏人,都是一个民族的,但是一些偏见还是存在的。
对于关东的文人来说,他们的心中就是有些看不起关中的武人的,如果曹操定都关中,身为都城之人,关中武人的身份无论如何都能够比得上关东文人。
西汉的强盛,在曹操看来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因为西汉时期的文武,在身份地位之上都是平等的,文武之争不太剧烈,不然不管汉武帝如何的雄才伟略,他首先要做的不是北伐匈奴,而是如何平息自己朝廷内部的文武之争了。
西汉文武争斗不太剧烈,东汉却不是了,由于定都洛阳,失去首都之人身份的关中武人,其地位不可避免的降低,整个东汉,除去宦官、外戚之争外,文武之间的争斗更为剧烈,就好比日昔日,听闻董卓之身份乃是西凉的武夫之后,这些文臣们,心中的第一个感情那就是鄙夷和不屑。
定都长安,可谓是得到了地利和人和方面的好处,然而,当曹操将定都长安的话说出口之后,得到的却不是同意,而是剧烈的反对。
“王上,长安此时还处于战火之中,一国首都岂能受到战火之扰,王上,臣以为定都长安不妥!”
“王上,长安虽好,然而此时却还陷于战火之中,再加之王上乃是魏王,王上所建之国乃是魏国,依臣看来,当按照古训,以战国之时的魏国国都大梁,也就是此时的陈都为我大魏国都!”
“王上,陈都地处中原,四面八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