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三国之魏武曹操 > 第一千零九章 帝王无情(一)

第一千零九章 帝王无情(一)(2 / 3)

齿灵便,不畏死,不拘泥于经典,堪当此任!”

“张义!”

曹操点了点头,“朕记得这个人,去年的科举考试的探花!呵呵,是个热血青年啊!”

曹操想到当日殿试之时张义慷慨激昂的情景不禁兴笑。

“就是他了,授予其节杖代表大魏出使十三部落!”

“陛下,微臣以为此次出使应以密使为宜!”陈宫建议道。

“嗯,公台所言极是!”

随后,曹操又与四位内阁大臣就军队的部署情况进行了磋商,最后决定将第一军团、玄甲骑调往定北要塞和狼山要塞,第二军团第五军团做为总预备队留在长安,在各地动员的预备军及地方警备队除了补充到各大军团的兵源外,全部回归出处。

这些调动完成之后,魏军的部署情况应该是,第一军团、第三军团、玄甲营、北方都护府警备军三十余万大军屯驻在狼山要塞与定北要塞这一片区域内,第四军团、第六军团、鲜卑军团、乌桓军团、西域军团、匈奴营五十五万之众则屯驻在西域方面。

第七军团仍然驻扎在临海郡,第八军团仍然驻扎在扶桑洲,第二军团、第五军团则驻扎在长安周边,五万蛮族军团则放在交州,除上述之外,各地还根据各自的情况拥有数量不等的地方警备军。

曹操回到后宫,免不了又是一番激动人心的场面。

长安迎宾酒楼是长安城内规模最大的,在全国也非常有名,因为这些年迎宾酒楼几乎已成为了各流派学子谈论国事、相互辩论的场所,不同于那些市井俗气的酒肆,这里的文化气息特别浓厚,没有点学问的人都不敢到这里来丢人。

长安酒楼二楼大堂内又展开了一场大辩论,内容便是大魏帝国此次征伐的利与弊。

持赞同观点的是以兵家和新儒家为首的一帮学子,而反驳者则主要是老儒家和主张清静无为的道家,辩论非常激烈,双方学子引经据典相持不下,场面上持支持观点的学子似乎有些不利,主要原因是此战大魏帝国方面不仅未能得到多少实利,反而在人员、财力上付出了前所未有的代价。

有意思的一点是,老儒家竟然不再提君子不言利这一套老生常谈,反而在利的角度上驳斥赞同者的观点。

辩论整整持续了两个多时辰才在依旧火药味十足的氛围中落下帷幕,在这场辩论中,反对者稍占优势,不过,可以预见这场辩论还远没完呢!

众学子一边同朋友议论着,一边离开酒楼,这一群人中有一个不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