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六章 油纸伞透析紫外线?(2 / 3)
。”
京都和伞闻名天下,各种门道伞商已经摸得清清楚楚,并且还以隔绝紫外线防晒,享誉世界的太阳伞,根本不可能透析出紫外线来。
众人听到这么多细节,越发觉得这个《洗冤集录》中的蒸骨验伤,完全像是现代人想出来的,绝不可能出现在古代。
苏怀是故意通过现代方法,制作出了这把“油纸伞”。
他只是想当然的利用现代科学而已,完全不符合一些常识和细节。
红色的油纸染色,并不意味着可以透出紫外线,这样做,反而有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嫌疑。
现在一经检验,就可以检验出这道具“油纸伞”,根本就不可能用阳光透出这紫外线。
经过卢科夫的这么一分析,一直感到头皮发麻的侦探迷们,终于抒了一口气,果然是苏怀伪造的啊……
不过他能通过这些知识伪装出案件,论要侦探推理的功力,就算是道尔和江户川加起来也比不上。
可当人们都正这些想着时候,就听到俄国科学人员道:“这油纸伞透光之后,阳光的波长应该是在570um……”
这个数据让江户川脸上也是露出笑容,果然就像是她所说的,这油纸伞根本没有透析紫外线的作用。
“苏先生,对于这个事情,您有什么解释?”女主持人珍妮故意问苏怀道。
“没什么解释,我只想说一个件事情。”苏怀平静道:“华夏的油纸伞跟曰本的是不同的。”
“什么意思?苏先生你还想说这油纸伞也是你们华夏先发明的吗?”珍妮故意挑拨问道,江户川脸色明显有些不好了。
“这个当然,无论是伞,还是油纸伞,还是纸,都是华夏发明的。”苏怀用平静的语气道:
“华夏最早的伞,被当时被人们称之为“簦”。《史记》中有相关记载,到了后魏时期,伞被用于官仪,老百姓将其称为‘罗伞’。官阶大小高低不同,罗伞的大小和颜色也有所不同。皇帝出行要用黄色罗伞,以表示“荫庇百姓”,其实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遮阳、挡风、避雨,但是随着纸的发明,油纸伞成为了老百姓的主要挡雨工具,只是我们工艺是特殊的,虽然曰本遣唐使学去了油纸伞的制作方法,可材料却用的不对。”
众人听着疑惑间,就看到一名工作人员给苏怀递过了一个油瓶,和一张白纸,这油是苏怀随身携带的,是怕如果偶然找到一些华夏木质文物,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保护。
苏怀当着众人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