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未来(第一更,求月票)(3 / 4)
的研究,研究着如何能将几万支老旧的火枪,变成发射米尼弹的线膛枪。
不过在购进机器设备运抵之前,也仅只能居限于理论上的研究了,不过尽管只是理论,但至少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只待机器购进之后,就可以尝试着改造旧武器。
“等到完成旧武器的改造,差不多就能去取荆州,夺湖北了!”
嘴里这般念叨着,朱宜锋又想到了另一个地方——曾国藩!
人的名,树的影。
不论现在他曾国藩如何,也不论现在湘军战斗力如何,单就是凭着其在历史上的名声,便足以令朱宜锋生出如芒在背之感,更何况,这曾国藩还正好卡在岳州,让朱宜锋处于进退两难之境。
“曾剃头,到时候,非得看看,是我剃你的头,还是你剃我的头!”
嘴里这般念叨着,尽管对其心存敬畏之意,但深知湘军初时“屡败屡战”的朱宜锋对将来到是充满信心,原因非常简单——就凭着三万八千人多达十二个团的洋枪队,便足以让大汉义军横扫湖广。
当然,现在这支洋枪队至多也就是十几年后的淮军水平——军官顶多只是粗通军事,士兵也只是操练“洋操”,虽说有些不尽人意,可对于朱宜然而言,他并没有其它太好的选择,除非……
又一次,朱宜锋取过桌上的一份文件,准确的来说,是他规划起草的一个方案——建立军事学校的方案,而根据这个方案,将会从文山学校中抽选15岁以上的男生,进入学校学习军事理论。当然,这一前提是,军事学校必须要先有其教官。
没有教官一切都是空谈,就像现在的义军一样,看似练着洋操,可实际上,其不过只是由一群半吊子西洋冒险家训练出来的“使用洋枪的洋枪队”,仅此而已,根本谈不上什么近代化的陆军。
虽说对于军事,朱宜锋并不怎么了解,可他却非常清楚,近代化的军队并不仅仅只是编制上的变化,更不仅仅是装备上诸如洋枪之类的武器,至于学会走正步,更不是近代化军队的标准,至于被穿越者视为灵丹妙药“一抓就灵”的政委制,同样也不是什么“灵丹妙药”。
军队的威力在于素质优良,而军队的作战潜能,基于军官团教育的培养!
没有一支近代化的军官团,根本不可能建立一支近代化的军队,仅仅只是臆想着“用思想武装士兵的头脑”就能战无不胜,更只存在于某些人的臆想之中。就像太平军的日夜“讲道理”一般,并没有讲出一支战无不胜的“阶级军队”,最终这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