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4 章(5 / 6)
西,则是会直接的从船上送到他们的房间里,其实他们千里逃荒而来,一般也都没有什么财物了,就算有一两件贵重物品,也会随身携带,倒也不用担心丢失,而且就算有不方便携带的,只要下船前在赵子林那里登记,赵子林核对后,会给登记人一个凭证,之后就可以用这个凭证来领会自己的东西。
当然会这么做的很少就是,据周元安所知,他们所在的这一层,却没一人这么做的。
洗了澡之后就是吃饭,饭菜说不上丰盛,只是米饭和青菜,然后就是熬得浓浓的骨头汤,而在这里,周元安等人又一次领到了自己的碗筷,看着统一的木碗木筷,以及足够容纳上千人吃饭的餐厅,周元安也发出了和孙锦同样的感叹——在这样的乱世中,有这么规矩的步调,还有这么丰盛的物品,说是神仙手段,也的确不为过了。
而此时也在却越的杨毅,当然不知道有人这么想自己。
中原 (上)
第一百三十章中原 (上)
对于杨毅来说,却越的发展也有点超出她的意料,在她想来,却越五年能有一个基础发展,十年能有一个基本发展,就是不错的了,但现在不过两年多的时间,却越就完成了基础发展,这当然有很多原因,第一是大量的移民,从中原大战打起开始,几乎每个月,都会有移民进入却越,一开始是一艘船、两艘船,现在已经发展到四艘船,根据下面人的统计,目前却越的移民,已将近二十万,这个数字离却越能容纳的人数当然还很有一段距离,可也足以搭起一个基本框架了。而且,这批移民的质量都非常高。
要从中原千里迢迢的辗转过来,排除掉运气的因素不说,那不仅要求身体素质,还要求一定的机敏,而且到了巨岗之后,还愿意远涉重洋,那也需要一定的决心和意志力。
在杨毅想来,一个人不怕他不聪明,不怕他没有才华,最怕他不肯干,不愿意干,而只要踏实努力,就算运气不好,取得不了什么大成就,总会有一定的小成功的。而却越的这二十万人,可以说,都是愿意干的。而且这其中还有很多秀才,和地方上的乡绅,这些人若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可在这古代,却可以说是中产阶级了。他们有知识、有文化有底蕴,从接受新鲜事物的程度上要比一般的农民更强。
第二则是商机。
南北打的热火朝天,生产上几乎完全就是停顿状态。别的地方停了也就罢了,但人吃饭穿衣不能停,双方用的武器也不能停,后者有他们自己负责,而前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