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绍宋 > 第三十六章 赋诗

第三十六章 赋诗(12 / 17)

“不错。”刘大中闻言束手相对。“这就是臣一直以来反对官家太急太快的缘故……臣就不说青苗贷和与金人战和了,只说摊丁入亩……摊丁入亩是有好处,但为了这个好处,官家设置了公阁,收买人心,可臣冒昧一问,这士大夫和形势户跻身公阁,将来若是公阁空置,会不会觉得官家在骗他们?若是公阁有了实权,会不会反过来骚扰地方,尾大不掉?甚至于裹挟地方,成了形势户作威作福的倚仗?而且,公阁之内,若不能公平分权,吏户如何会被收买?而若公平分权,士大夫又如何能忍吏户居于其上?这些问题,短时间内有助于官家分而破之,推行新政,但时间一长反而会滋生新的大难处。”

赵玖沉声不语,却渐渐肃然起来,而吕颐浩、许景衡则各自神色复杂的打量起了这个当日在白马绍兴之变中闻名天下,辞官后却一直沉默无声,甚至连道学关系都渐渐断了的前吏部尚书。

吏部尚书,实际上可能就是宰执与御史中丞之下实权第一的官职了,而且刘大中之前在位时还一直是赵鼎一党最心腹的一位大员,但他却在白马之变中决然辞官,并沉默至今。如今一朝出言,谁也不能轻视。

赵官家沉默不语,两位相公也不出声,刘大中自然无所顾忌:

“还有摊丁入亩之后,丝绢还收不收?不收的话改收银钱,老百姓在夏秋两季集中去卖粮食丝绢换钱,奸商会不会压价?这会不会让老百姓更艰难?若是依旧收丝绢,如何比照丝绢、粮食、银钱的价位,难道要官府定吗?若是官府来定,再加上永不加赋的新令,地方和地方之间会不会不平等,让有的地方平白多缴,有的地方少缴?而且权责在官府,遇到了一个家里做丝绢生意的贪官怎么办?遇到一个贪功急切,想朝官家献媚的人怎么办?官家考虑过了吗?”

赵玖点头以对:“这件事情,朕和吕、许两位相公已经考虑过了,便是公阁隐忧,朕也早已经见到了谏言。”

“所以,官家明知道会有这些新问题,却还是要推行?”刘大中追问不及。

“是。”

“那好……臣还是一口气讲完再说其他吧……接着讲,从长远来说,滋丁不赋、摊丁入亩后,百姓不再溺婴,结果一代人长成之后,人口激增,却多是贫民,届时又该如何?会不会起来造反?难道又要复厢军旧例,拿国家财政来养?这件事,官家考虑到了吗?”

“这种理所当然的事情,怎么可能没想?”赵玖严肃应声。

“那还有……这一次余杭那个王姓士人自杀,臣当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