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刹住盲目扩大产能的歪风(3 / 4)
无数的国营企业,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生生地葬送了自己非常不错的前景。
而且,这些领导一旦做出成绩,就会升迁,留下摊子给新来的,新来的再次提出目标,升迁……
这样就造成了极其严重的重复建设。
八十年代,国家改革开放,各个地方都是以经济建设为指标,这就让所有的地方政府对于能够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项目大干特干,跟当年的大炼钢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延平原同样是这样的人,当初他跟陈书豪斗得你死我活,即使手中有着项目,也是压制着。
刘一九把陈书豪调走之后,整个541基地顿时就突飞猛进了起来。
甚至,他们的民品业务开始压缩军工生产的能力。
这一次,时间紧,任务重,自然也就让他想要借着机会再次把产能扩大一番。
只要扩大了,他调到国资委或者国防科工委的梦想就能够实现了。
到时候,至少也是副部级官员。
“反正在签订合同之前,我就考虑过我们的产能,并且认真计算过!不要为了所谓的成绩,把各种赚钱的业务都留下!我们要考虑到经济效益,然后才是政绩!”刘一九这句话,主要就是针对延平原所说。
听到他的话,延平原的脸色顿时就变得尴尬起来。
刘一九这个年轻人,丝毫都没有给他的面子。
“小刘,既然你说你一开始就计算过,思考过,那么,你把如何解决我们产能问题的方法给大家介绍一下吧。这样庞大的任务,我们根本就做不完。三年都无法完成。”王顺义不想让刘一九跟下面的人闹得太僵了。
刘一九在他们的支持下,事情干的很是不错,各种成果不断涌现,但是,这也造就了刘一九在行事上面的专断。
目前没有犯什么错误,不代表以后也不犯什么错误。
刘一九对着会场数百人扫视了一圈,然后微微咳嗽了一声,清了清嗓子,才对着面前的麦克风大声地说道:“从一开始,我们九院就给自己有着明确的定位,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国防军工科技,而不是过分追求生产产能以及利益最大化。当然,我是指我们的军品单位,民品单位不在此列,那是我们的生产配套,同时我们需要的科研资金也需要民品单位负责提供。”
见到郑浩跟陈书豪等人要发言,刘一九直接就把他们的话给堵死了。
毕竟,对于民品管理者来说,刘一九就是要看效益,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