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 AIM-54不死鸟的发动机很坑爹(2 / 5)
题。
等到后来能够从北约搞到导弹的时候进行仿制,这就对战机跟导弹系统的匹配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统一标准,模块化制造……”刘一九的要求,这也是中国空军装备技术未来发展的要求。
他清楚明白地向众人介绍了情况,苏联跟美国标准以及北约标准,都是有着非常大的不同,武器系统接入端口有着不同,技术标准有着不同,甚至很多其他的方面都是有着不同的。
采用苏式标准,明显是不符合发展的,因为现在苏联自己发展都到了一个尴尬的境界。
而采用北约标准,就是需要放弃前面数十年的积累,这就让整个系统都会推倒重来,相当于重新起步。
刘一九自然是不能干这样事情的。
所以,他选择了去研究能够兼容两种标准的一种新的标准,整个系统,不仅要能够兼容北约标准,更得兼容苏联标准,那样一来,就成了中国自己独特的标准,不需要进行非常庞大而且复杂的改造就能够使用苏联获得的技术以及美国北约获得的技术。
反之,别人获得中国的技术,如果是形成了自己的技术体系的时候,就没有那样容易成功了。
把这些情况介绍给了航天的专家团队,这些技术大牛们才发现,九院走的路,跟他们确实是不一样的,因为九院考虑得更多的则是让技术更快地发展,装备部队什么的,这些都是附带的功能!
索性,直接就按照九院的要求去进行讨论。
刘一九在这里面并没有插手什么事情,而是把技术方面直接交给了航天方面的专家团队,让他们跟九院的技术团队进行交流,沟通,然后开始讨论技术的实现方式。
这对于他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解脱。
航天技术团队有着丰富的经验,能够充分地考虑到国内现有的技术;而九院的技术团队在刘一九这些年的引导下,思维显然更加开阔,这是刘一九希望达到的程度,现在两者合作起来,就能够让技术向着更加有利地发展。
前面这些年刘一九都是在逐渐放手,仅仅在方向上提出一些建议,而不是如同一开始那样事无巨细地参与到里面去,因为那样干,会让他觉得根本就无法应付,刘一九只有一个,共和国的工业基础实在是太差了。
“必须尽快地把交付给苏联人的五轴加工中心给弄出来,数控系统方面降低配置,能够满足使用就行了,不能把咱们最好的都给了苏联人……”谢和平这段时间无意是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