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1章 轰六K原来是这样来的(2 / 4)
龙耀华跟李向阳,以及新人空军部长陈之同等一帮子大佬带着后勤装备部,国防科工委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浩浩荡荡地向着成都而来。
主要就是为战略轰炸机的事情。
“不管是改进轰六,还是仿制图-22M,都是不符合我们战略轰炸机远期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不仅需要拥有制海权的高性能中程战略轰炸机,更是需要远程战略轰炸机,加上巡航导弹的射程,作战半径至少需要达到7000-8000公里,这样才能拥有更强的战略威胁能力!”刘一九首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轰六K,就是这样的性能指标。
也是在当初的国际形势下被逼迫着发展起来的。
目前,有着充足的时间,完全可以自己发展起来。
加上苏联解体之后,从乌克兰搞回来几架图-160白天鹅,完全能够形成一个完善的空中打击网络。
“这样大的作战半径,跟我们目前拥有的基础,差距太大了!”陈之同虽然对于这样的目标也是非常喜欢,但是他也知道空军装备的现实。
尤成峰对于这样的事情,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跟了解刘一九的龙耀华等人是一样,等着刘一九解释。
刘一九并不是无的放矢。
“秦飞在这项目研究了这么多年,加上数十年对轰六的设计改进,还有沈飞方面的研究,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新的轰炸机,作战半径只需要达到3500公里就行了。加上航天方面的巡航导弹,射程能够超过两千五百公里,完全能够实现这一点……”刘一九淡定地说道,“我们这些年的基础,已经足够支撑起这样的项目了。也就是说,在图-22M2的仿制基础上,增加不到一千公里的作战半径。这个,很难吗?”
刘一九这样一解释,众位大佬都觉得这真的没有什么困难了。
“在之前,我们总是因为担心我们的基础不够好,为了避免之前因为没有注意到基础不够好而把性能指标订的太高而在项目研究的时候造成各种问题,所以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就变得有些畏首畏尾了!”龙耀华也是感慨着。
“这个技术论证工作,也需要不断的时间啊!”尤成峰提醒着。
战轰研制的计划,这是军方的项目,由军方提供研究经费,所以,该有的过程,绝对是不能少的。
技术论证工作,按照流程,起码需要好几年的时间。
“确实是这样,要不,把轰六改进以及仿制图-22M的项目下马,九院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