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The-Beatles(1 / 6)
“我记得陈慧伦之前有出过英文专辑《Red-Apple》,在英国发行的,对吧?”杜星河突然提起了三年前陈慧伦出版的一张英文专辑《Red-Apple》。
萧天郎怔然道:“那张专辑算是一次失败的尝试,在欧美地区销量很差,连10万张都没到。还不如国内卖的多呢。”
作为国娱培养的走在时代尖端的时尚教主,陈慧伦是最早尝试以中国人的身份发行英文专辑的吃螃蟹者,可惜实验结果很差。
那张《Red-Apple》,不仅在欧美卖的差,欧美人不买账,在国内同样没市场,全球销量还没超过30万张,是陈慧伦过去七年出版过的10张唱片中,销量最差的一张。
好在国娱同期往欧美推的中国男歌手以及组合卖的英文唱片也同样很差,这才让陈慧伦这张唱片没有那么丢脸,因为这种唱片卖的差不是她一个人的失败,而是整个运作手法的失败。
自那以后,国娱就没在尝试拓展欧美市场了。
要说起来,国娱十年前就进军欧美流行音乐市场了,不过一直采取本地化的经营方式,也就是签约欧美本地歌手,聘请国外的专业团队来打造专辑,几乎没有人中国人参与。
国娱的整个国际部,直到现在一直都是由外国人在掌舵,和国外的唱片公司没什么区别。国娱的国内本部曾经几次尝试把华语音乐引入欧美世界,但收效很差,让中国人去唱外国歌来抢占市场,更是遭遇了惨败。
国娱本来的目光是很宏大的,希望能做中西方流行音乐文化交流的桥梁,可惜严重逐利化的经营方式,注定他们做不了这道桥梁。
于是这两年国娱都没在尝试中西方音乐文化的互动了,继而把亚洲部和国际部完全割裂开,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经营阵线,自家耕自家田。
萧天郎这时听杜星河提陈慧伦的《Red-Apple》,问杜星河:“你不会是想给陈慧伦写首英文歌吧?”
“我就是这么想的。”杜星河喝口茶,问萧天郎:“我看陈慧伦的英文能力不错,她唱英文应该没问题吧?”
“她唱英文歌没问题是没问题,但在一张中文专辑里加首英文歌,这是不是有点不伦不类啊?”
萧天郎可见识过国内市场对英文专辑的反应,大部分歌迷都不是很喜欢听英文歌。所以他对英文歌是很忌讳的,至少不会轻易给自己的歌手制作专辑时加英文歌。
徐诺见杜星河要给陈慧伦写英文歌,心里却生出了十足的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