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要有制导弹药(2 / 4)
争更是达到90%以上。
当然,这些数据肯定只能是由杨辉烂在肚子里面,海湾战争也好、伊拉克战争也罢,这些都是还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也就是说,现在的共和国仍然没有把精确制导武器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在这之前的军队眼里,要玩儿对地攻击依然还是常规自由落体炸弹的天下。要不然,也就不会有美帝在海湾战争之后,吓得共和国的土鳖们直接就没有了脾气,从此之后,共和国的军队陷入了长时间的“韬光养晦”。
想想,一个国家的军队都开始韬光养晦,这政策意味着什么?甚至在96年的时候,依然只能是精神原子弹万岁,虽然在96年危机中的共和国最后软了和内部出了一些间谍问题有关,但真正的问题还是在于双方的常规军事装备差距太大,这也是一个相当大的问题。
那时候的共和国倒是大量的装备了常规轰炸机,什么轰五、轰六都是可以憋大招的主儿,但问题就在于那时候的空军自己都没有办法保证制空权,你的中高空亚音速轰炸机飞过去也只能被防空导弹打下来,想想若是那个时候有一款能够低空突袭的战斗攻击机的存在会怎么样?带着少量的精确制导炸弹就可以低空跨过那一弯浅浅地海峡,给对面的关键军事节点进行精确打击。
当然,96年危机中的军事差距不只是空军的对地攻击能力不足这一点,更多的还有其它的方面也是大面积的落后。但空军缺乏足够的对地支援能力这是当时的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一点可以从96年之后共和国陆军在远程战术打击能力的建设上看出来。
自96年之后,因为当年的空军没法提供足够的空地支援,这就有了共和国陆军丧心病狂的大手笔投资了大量的超远程火箭炮(远火、卫士),那种把火箭炮架在海峡这边,就可以大规模覆盖海峡对面的东西,绝对是陆军吃亏之后进行了一番潜心研究,才下狠心给憋出来的东西。
这里不再多说什么陆军搞远火系统的事,之所以说这么多,那还是要证明一点:在2000年之前,共和国的军队是相当的缺乏精确、隐蔽的对地攻击能力,没有这种东西的共和国是绝对要吃亏的,既然知道这些,杨辉就必须要想办法补上这一缺点,这次的战斗攻击机武器系统配套就是一个最好的机会。
早早就在西南科工和杨辉有过交流的李总师心里已经有数,而且它也是一位被杨辉“洗脑”的精确制导弹药派,现在想到自己的举动可以引起军队的重视,从此拉开共和国的精确制导武器研制大幕,李总师想想就觉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