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小说 >我的妹妹是偶像 > 第993章 华夏唱片业之殇

第993章 华夏唱片业之殇(4 / 5)

音乐市场和唱片公司成熟度不够,在美国每个新人都有机会发片,而且至少3张,唱片公司为他们进行培训,寻找市场和出口。但在我们华夏基本第一张唱片红不起来,卖的不好,就很难有第二张了,而实际上一个歌手是要长期培养的。”

陈浩然道:“不仅如此,我们华夏唱片公司太看重明星,忽略了制作人和音乐人,明星和公司占去了音乐收入的大头,音乐人和制作人只能喝汤,如果没有销售分成的话,晓羽的一首歌曲都只能卖五十到一百万,这已经是最昂贵的价格了……这就造成了华夏唱片公司最尴尬的局面?即使算培养出了好歌手,也没有好歌,为什么?因为牛B的音乐人,现在很多都退出了唱片公司,为自己做音乐去了,这样比呆在唱片公司有前途,他们可以自己写了自己卖,甚至自己唱,反战只要录制出来就能上架销售,不需要花高昂的成本刻成专辑,不需要运输费、也不需要全国各大城市各大音像店铺货,‘毒药’就是最成功的典范,一个不露面的人都可以将专辑卖上钻石,他们只要卖个白金就可以了,不用出实体唱片,这样唱片公司作为内容方的作用降到了最低点……”

程晓羽点头说道:“确实,现在底层市场竞争太激烈,传统唱片公司之所以要签长约压榨歌手,也是无奈,因为培养新人负担太重,利益链条太长,造成了所有环节的收入不高,帮着新人接商业活动的经纪人没有提成,这些经纪人只有克扣宣传费,或者介绍给商演中介赚返点。有的公司签很多新人,但经纪人又很少,或经纪人只顾赚钱,不考虑包装、企划、宣传等。孙静遥就跟我说过,她都不知道谁是她的经纪人,没有人告诉她如何做艺人,如何出唱片,连接洽资源都没有,今天这个经纪人今天带她,过一段时间又换了一个,因为她不够出名,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很多人不会做艺人,更没法做个好歌手,在这一点上面,华夏唱片公司毕竟年纪太轻,经验太少,没有欧美、甚至霓虹的唱片公司那样成熟的管理体系和培育体系……”

陈浩然道:“可以说,华夏传统唱片公司的萎靡主要是自己的问题,很多公司失去了对时代的敏感性,实际上华夏传统音乐公司唱片销量下滑,不仅是受到了网络的冲击,还因为他们没有了造血的能力,都在假设谁可以成为明星谁可以红,全都生存在一个急功近利的年代,大部分唱片公司通常找不到自己方向,基本上是两眼一抹黑,如果不是晓羽,华夏唱片公司也许早就崩盘了……因为晓羽的‘偶像计划’给华夏唱片业指了一条路,他带来的全新音乐风格又强行给华夏唱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