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杀青(1 / 12)
本来薛家的事戚琰是不打算插手的, 结果姚玥偏偏要不安分地给舒梓沐找麻烦,戚琰于是在薛家的事出手推了一把,也没做别的什么,就是让相关的审查和判罚更严厉更快了一些,但总体还是按照法律标准来的,也就是说这样做本身的流程和判定都是没有问题的。
因此薛励受审和宣判的速度就快了许多, 最后的判决结果是:薛励虽然主观上对文物走私的事情不知情,但在那个国际贸易公司的经营和财政上, 有贿赂政府官员、偷税漏税等行为,间接为走私活动提供了条件和掩护,之前成功了的几笔走私虽然没有文物走私的性质严重, 但涉及金额也不小。最后综合下来, 薛励没有被判太高的刑罚, 只判处了监禁五年, 但罚款数额很大。
薛励涉案, 薛氏资不抵债,姚玥和其他的小股东也都无力回天,于是只能进入了破产程序。清算下来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大致的结果估算得出来,薛家能留下的只剩下几处房产和几辆车,本来这些随便卖一部分人也够过不错的生活了,但薛励这一笔罚款下来,薛家就差不多得去喝西北风了。
当然,好好规划一下, 薛琳薛宇的医药费和基础小康水平的生活费还是省得出来的。因此舒梓沐在知道情况后,也没有帮薛家的打算。以后想来应该就彻底两不相干,估计也没机会再见面了。
舒梓沐也没再像之前听说薛家的消息时那样感慨良多,因为作业多到他已经完全没心思去感慨人生哲理了。
郭老说的功课多,是真多。看电影写观后感、进行场景片段练习这些学校上课也会布置的作业类型不说,郭老还要求舒梓沐看很多似乎跟专业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比如各种文言文,一些乱七八糟的科普书籍,甚至一些农林渔牧的技术书籍和手工工作的记录作品。总之天文地理、人情世故,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也发现不了重点。舒梓沐每天都要看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字,然后要写读后感,还要根据从中得到的灵感写一个故事大纲。
除此之外,郭老还要求舒梓沐每次根据设定的场景写三个以上不同的片段小品,在相同的场景上事件和冲突必须有明显的不同,舒梓沐每次都要绞尽脑汁,写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的时候感觉自己头皮都要脱了一层。
还有些写人物小传、看专业书籍、写影评之类的功课,舒梓沐在学校里也会做,但是郭老给的任务量和合格要求都要高太多,要想做好必须得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另外郭老还要求舒梓沐练字。
舒梓沐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