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败家子25(1 / 5)
只是真的到了那一日,“琼林宴”的座位席同样也是按照名次顺序排的, 叶长青才夹了两口菜尝了尝味, 酒水都没来得及喝, 就发现周大人和本次主考官周边已经围满了人, 两百多名进士再加上文武大臣,想想都知道人口密集了,叶长青连周大人的身都近不了。
为了秦先生的条件,他只得见缝插针的一步一步往前移了,好不容易过关斩将连主考官大人那里都没去,直奔周大人的面前,却只得他的一个背影, 因为就在他到达的瞬间后, 周大人接到一个小太监的递话, 立即离席消失了。
这是什么操作?这运气也没谁了,算了,他还是吃饱再说吧,能不能娶到周小姐也不是他说得算的, 想必秦先生也不会对他怎么样的。
这样想着他就在给各位主考官敬了酒后, 就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和同桌进士寒暄了一顿,互报了名次后就明白了他们这一桌的基本都是名次相近的,吃饱喝足后,这样也好没什么好攀比的,安静的听着席间众人谈论早朝时满朝文武为削藩争吵的不可开交的场景, 他缓缓转移了视线看着被人群恭维着喝得红光满面的叶明净缓缓眯了眯眼睛。
以他和秦先生的判断,叶明净的学问应该是远没到探花郎的程度的,他这次能如此好运,获文帝的提拔青睐也不知道是福是祸?
只是各人有各人的造化,他们在叶明净喝了那碗鸡汤时,所有的前尘恩怨都一笔勾销了。
琼林宴过后几日便是朝考,以选拔翰林院庶吉士,也称馆选。
朝考内容为诏、论、疏、诗、赋等形式,历年都会有轻微的变动,但都不出以上这几种形式,而成绩分则为一、二、三等。
庶吉士的录取会综合殿试和朝考两次考试的成绩,但是却以朝考成绩为主。
叶长青想起上辈子王允礼就是考中了庶吉士,然后入了翰林院,在里面著书立说,做了一辈子的老翰林的。他曾经还写信给他,说羡慕他清贵的生活,没想到这辈子同样的道路却摆在了他的面前。
他一定要考上庶吉士,进入翰林院,体会一番他上辈子的生活,才不枉他重生了一辈子。
是以朝考前几天,叶长青都是闭门不出,安安静静的总结温书,养好精神,希望朝考那天能够正常发挥。
四月三十日,阳光明媚,叶长青同一百多名新科进士来到了保和殿参加朝考,他四处看了看,发现在场的基本都是二甲出身,看来三甲的同进士都觉得考入庶吉士的希望不大,都早早的准备排队谋取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