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祖父训诫(1 / 4)
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这是自古以来男子最不能忍受的两件事。就算赵秉安一直告诫自己要冷静要理智, 可还是无可避免的攒了一肚子火。按照原本计划赵秉安是打算在苏州避难到这件事风头过去, 现下也顾不得了, 直接和沈林抢先一步快马回了京。
一路风尘仆仆, 他赶到烟袋街的时候整个人比往常都狼狈很多,思来想去觉得自己就那样登门不妥,便先掉转方向回了冼马巷,浑然不觉邵宅门前已经有人望见了他。
蒋氏才不在乎自家小儿子在外面折腾出多么大动静,只要人在跟前就开心的很,一迭声的吩咐当着面就发出去了,赵秉安也没有反驳的份, 只能乖乖照做。
等着洗漱完毕, 赵秉安先去华厦给老爷子递了回信, 顺便把苏州发生的一切一五一十的都交代了出来,老爷子一开始很是开怀,直到听说老四那些作为的时候脸色就渐渐的冷淡了下来,以他的意思这样的不肖子孙撵出家门都不为过, 但这些日子, 世子和三房五房的关系愈加冷淡,这时候再废他膝下一子,估计他们府上就真的要热闹起来了。再说,还得留着小四当秉宣的磨刀石,所以等人回来后真不能一棒子打死。
“接下来府上对小四的处理你就不要插手了,专心准备秋闱, 我都替你打听好了,今次下放北直隶的主考官大约定了现任通政使文濂,虽是从三品的职务,可你也知道通政司的厉害,御史台揭人心肝,通政司就是扼人咽喉。你要是过了乡试,这位就是你的座师,以后马虎不得。”
“孙儿受教,不知这位文大人在朝中站哪边?”赵秉安皱了皱眉,从三品的官职,按理说自己肯定应该听说过,不过脑子里怎么没什么印象呢。
“哪边都不站,通政使历来都只是圣上的人手,其他人也没这个胆量敢染指通政司那块地盘,这位文大人在朝中素来低调,你几位叔伯几次三番的想接触都不得其法。”
“孙儿明白了,必不会贸然去打扰文大人。”
“你也不要气馁,府上已经和北直隶的巡抚打了招呼,他们且不敢为难你,到时候只管放心大胆的去考就是了,咱们永安侯府且不惧那些小人作祟。”
“祖父这话的意思是?”赵秉安直觉接下来不会是什么好事,但他前段时间又没有收到京中传去的信息,理应没发生什么大事才对。
老侯爷有些疑惑,难不成老五还没跟这孩子说吗,“苏祇铭那个老东西马上要升次辅了,连带着他那些门生也水涨船高,正好诚王一倒,他原先拉拢的那些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