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情书(1 / 6)
冬日将暖,太液池已经化为流波, 月光照耀下颇显静谧。可随着宫外闸门一开, 月拢河的流水哗啦啦的就涌进了大内, 裹挟着那一盏盏河灯, 远看就像是一条柔和的光带,在点点斑斓中缓缓走进。
宫中的女眷甚多,能在坤宁宫占的一席之地的就那几位,余下的低位妃嫔也得过节啊,京中闺秀是在月拢河放灯,而她们身处禁内也就只能在太液池凑合了。
老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数十个女人中的人精凑到一起, 那一点火星儿也能扇成燎原之势, 没出半盏茶的功夫, 整个后宫便都知晓了太液池今夜的盛景。连太后她老人家都难得从寿康宫出来瞧这门热闹。
数千盏做工精美的河灯,将太液池衬如白昼,那花花绿绿的一片,惹得年龄稍幼的女郎都想上前摸一摸。
宫中几位稚龄的皇子还没长到避嫌的时候, 都蹿到各自母妃身边指着池中的河灯嚷着要。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宫外的歌声还在飘扬,众人却都不自觉的把目光投向了邵家女眷里那道单薄的身影,忍不住在心里感叹,这赵家公子看来还真是情根深种,特意请来懿旨还不够,还专门设计这么一出, 以后京中人估计只会记得花朝节的悠悠我心,再不会提那劳什子关雎了,那邵家小姐真是让人羡慕啊。
“娘亲,花灯上有字!”扒在栏杆上的女郎眼尖,一眼就瞧见了临边的灯柄上系着一缕帛条,上面若隐若现的写着什么东西。
小女郎喊得这一嗓子声音并不大,但顾忌着皇室最尊贵的三位女人在,谁也不敢擅自言语,所以这句童声一出来,着实把在场的女眷吓了好一跳。
寿康宫老太太年龄越大越爱看热闹,也就这两年,她老人家身体渐衰,经不起多番折腾,这才消停了下来。其实太后当初也不是非要把着凤印不放,乾封帝别的不说,孝顺绝对是天下独一份,老太太咳嗽一声整个皇城都得抖一抖,就算没有凤印,她老人家也站在皇城顶尖尖上。关键是老太太觉得她那个儿媳妇太拎不清,堂堂正宫皇后天天跟那些妃子争风吃醋,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搅合的后宫里是鸡犬不宁,活该被皇帝厌弃那么多年。
太后可怜的是东宫,再争气被这么个亲娘拖累那还能好,所以她老人家把夏皇后在手底下一压就是十几年,天天磨年年练,好不容易这两年算是开了窍,岂料今儿一错眼就又犯了糊涂。
懿旨赐婚是何等庄重的一件事,不管里面掺杂了几方利益交替,你明面上都要遮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