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戳破(2 / 4)
内苑,申阁老当时还不是内阁里的二把手,但因为其中立态度而被各方觊觎,有心人诸般手段用尽,无果之后便打起了祸起门墙的主意。
以徒参师,简直是更古未有之事,况且其中还涉及申家祖辈,这简直是要往人家祖坟里刨事儿啊,且不说申家的丑闻是否属实,反正肖叙理当时是大大出了名,见过大义灭亲的,没见过大义灭师的,简直不当人子!
申阁老要真被这件事绊倒了那肖家还不至于后来这般凄惨,可能在内阁里独居一座的人岂是善与之辈,申家关键时刻与新晋承恩公楚家联姻,借着太后的权势把原本的家族丑闻洗的清清白白,甚至因为抢先倒向皇室,申家在接下来的年月里还更进了一步,乃至于孟家隐退后,申士燮成为当仁不让的首辅人选。
直到这时,肖家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得罪一位首辅是什么概念,那相当于你在直面挑战整个文官体系的最权威。
申家甚至不需要表露出什么态度,只要拒收肖家的一两份节礼,那整个京都的豪门便自然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了。
那段时间京中人都流传一个段子,“想讨申首辅欢心,往肖家大门前吐一口就成。”
虽然这只是一个段子,但也从侧面反应出肖家当时的境遇,那真是人人逮着都想踩一脚。
高门无私情,纵是嫡长子,在阖族荣辱面前那也是不够看的。不管肖叙理是受了什么人胁迫,反正他叛师逆道是事实,肖家保不住他也不能保他。
肖叙理的死在众人意料之中,可令谁都没有想到的是他临死前摆了所有人一道,当殿撞柱而亡,死前留下意味不明的八字“天理昭昭,报应不爽”,说的不知是谁……
这种死法在御史里头并不罕见,古往今来史书上记载的多了去了,原本肖叙理至少也应该像他的先辈那样得到几声赞誉,可惜当今极厌恶这种以臣迫君之事,特特在礼部呈上的谥号里改了个“平”字,打肿了一票御史的脸。而肖家,也被当今以御前大不敬的罪名贬官远谪。
一代名门,就此在京中消迹。
赵十三当然知道其中缘故,他刚才提那几句,也不过是为了对得起即将过门的两个美人,要是赵秉安真的和肖家人牵扯在一起,那等回府以后,老爷子非敲断他的腿不可。再说了,这位小爷也不是糊涂人不是。
“呵,呵呵……”尴尬的笑笑,赵十三也没敢再往下接话,说完刚才那段,他和肖老头就算银货两讫了,现下他忧心的是该用什么理由将眼前之人拖住,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