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5 / 8)
便在大庭广众之下磕头认错,将那些早该尘封的陈年旧事一一揭开。
定北侯确实含冤莫名,他当年入京竟是乾封帝持先帝谕旨诏进宫的,根本不是擅自调兵。
光宗病重,天下士族蠢蠢欲动,当时内阁里孟申谭苏沈,人人心怀鬼胎,先帝唯恐长子遭人蛊惑,成为被世家把持的傀儡,才十万火急的将萧博远调回来,震慑宵小。
先帝确实留有遗诏,传位于乾封帝,然这只是先帝临行前布局的冰山一角。
萧博远那里有一道手书,其中内容至今无人得知,内阁曾在光宗大行的夜里逼问于他,孟老太爷亲自施压,萧博远就是不肯吐露分毫!
漠北十万雄兵卧于枕榻,萧博远态度暧昧不明,内阁里都是人精,怎么能不多想。孟璋收到宫中急令,却被老父秘书拦阻在外,孟申谭三位老大人先下手为强,车裂了定北侯。
说到底,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相较于重兵在握,桀骜不驯的萧博远,苦口婆心,声名在外的三朝帝傅绝对更能取信于人。况且那时,孟老太爷亲自动手料理了梁王,将乾封帝拱上帝位,这绝对是一颗大大的定心丸。
萧博远做得最错的一件事就是妄想保全孝元烈皇后与俪王母子,这看在乾封帝眼里就是不臣之心,该杀!
当年的事情已经很久远,夏皇后许多细节都记不清了,再说乾封帝也不爱跟她说这些,以她的脑子,当年那场巨变能参透一星半点就算是了不得了。
清河郡王捂着肩膀,泪流满面,原来外祖真的是冤枉的,所有人都知道,那为什么,还要逼着母妃自缢,将他远黜沉都,为什么,就没有人出来说句公道话!
内阁光明正义的假面被当众扒了个干净,沈炳文与苏袛铭眸光冷冽,夏氏,真是……
文武百官都沉默着,天坛上回荡着清河郡王的咆哮、逼问,太子冷漠的仰望着,他知道,内阁再不可能支持他了。
夏皇后就不该活着,从她陷落叛逆手里那一刻起,自尽就是最好的出路,于太子,于夏家,她现在就只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污点。
诚王、康王,两位被废的王爷僵着脸色,他们虽说是棋子,却还享受过一时荣光,可老三,却是从一降生就错了。
漠北军团有遗诏,孟家也有一道,发往江州,诏孟璋率兵勤王,可想而知,若当初萧博远当真尊奉光宗旨意,屠灭士族,那么扭脸,孟璋必会报这杀父之仇,光宗死在亲子手中,可为了大局,为了皇室传承,他又不得不将威胁皇权的势力全部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