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嫡幼子的从容人生 > 第229章

第229章(3 / 5)

圣上操劳国事,御膳房也不能真按照谕旨上那四小碟交差,盘算着主子的口味,又加了十二道素斋糕点,算是讨了个巧。

搁下筷子之后,新帝还在咂摸方才赵秉安的谏言,确实,立储一事已不能再搪塞过去了,今次皇位更替的真相,京中文武百官皆是见证,他这龙椅坐的着实不算安稳,此时奉行先帝大行遗诏,树立国本,必能起到安抚人心的作用。可元澈,又实在是他心头一根刺,那个不详的孽子,自打出生以来带累了多少人,荣王尚未临世就遭他排挤,沉都守陵十年啊,先帝怎么能开得了口!

不能提那个畜牲,一提就来气!

瞧着这脾气又要涌上来,赵秉安赶紧小心安抚着,“圣上年富力强,议储之事再拖个几年也不是问题,不过,元澈皇子既长且嫡,天下士林崇尚礼法祖制,自然觉得这个身份匹配……”

天下人支持的是名分,不是新帝的儿子,当初太子能力压诚王,靠得不也是这一点吗。赵秉安几句话解了新帝的忌讳,让他脸色好看了不少。

新帝最大的资本就是年轻,至不济他慢慢熬,也能熬死内阁那帮老狐狸!沈炳文几个还能活多久呢,等到元澈长成,他们早就老眼昏花,说不定都成一捧黄土了,届时即位人选还不是他说了算,须知太子能立也能废!

长舒一口气,新帝颔首,算是应了内阁这一要求,不过,他也有条件,开元年号、即位大典等仪制,内阁不得再横加阻拦,先帝灵柩即刻出京,任何与乾封帝有关的东西,他都要打包收拾掉。

内阁现如今只想太孙能脱离魔掌,对乾清宫的要求满口答应,顾椿倒还想得寸进尺,将嫡长子殿下挪出外宫教养,不过被赵秉安当面呲回去了。

交易就是交易,没有事后加码的道理,区区内阁司直郎,若非看在沈赵邵三家复杂的姻亲关系上,赵秉安绝不会冒险踩新帝的雷区,真当他怵了这帮老头子不成。

旧东宫党散布朝野上下,涉及各党中流砥柱,这些人或许当初不会替东宫卖力,却无一会傻到推却新帝的看重,赵秉安就是明目张胆的使反间计,谁又能奈何得了他。

其中尤以张焘、顾椿损失最重,他俩大批门生觐见乾清宫,一律高升重用,自然,替的都是原本他们自己人的位子,新帝乐得看他们狗咬狗,万分解气。

礼部、吏部的调动名单现在还在啄磨,沈炳文尚坐得住,可邵文熙已经按捺不下去了。邵家怎么说也还是赵秉安的岳家,没有女婿朝老丈人下手的道理。

别说这些人事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