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离去(2 / 4)
大工程。
这是她醒来的一个早晨,没错她已经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离成都还有几个小时,从一望无际的平原到这崇山峻岭的蜀地,一路过来的风景真的很美,即使是在火车上,也能感受到外面风景秀丽的田园风光,日出而做日落而收,并不只存在与书本之中。
只是令谈倾觉得很奇怪的是途中有路过一个地方,那里有很多坟墓,这些坟墓不同于普通墓地的密集,它坐落于山腰各处,每处都极尽奢华,与周围村庄的矮小泥土房形成鲜明的对比。然而这还不是令她觉得最为奇怪的地方,之前有一个坐在对面下铺的乘客告诉她,这些山上的墓很多都是空的,这简直就是现代版的活人墓嘛!不过这里的人说这是一种习俗,为上了一定年纪的老人“修山”,而且还是家里子女孝顺的才会为老人提前修山。
作为无神论者谈倾很难接受这样的说法,在土地稀缺的年代政府已经提倡火葬、花葬或者海葬,更是杜绝提前买墓,这里却这样明目张胆的提前修墓,老人愚昧难道连年轻人也迷信吗?
当谈倾将这种理论说出来的时候,对面的乘客只是笑了笑,他告诉谈倾,一种习俗的诞生最少也是上百年,所以想要一时改变这种习俗是相当困难的,而且在一个家庭中,年轻人所占的比例相对更少,更多的是受这种习俗影响的老人与中年人,他们更渴望这种落叶归根土葬的方式,若家里的年轻人指出这是一种不对的想法时,这些年轻人就会背负上不孝的罪名,让自家老人死无全尸。这提前修山建墓之所以能存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能彰显自家的财力地位,所以这些空墓很多修建得都极尽奢华。
看着那矮矮得泥土房,谈倾就想不明白,难道死后的不确定以及那些所谓的面子名声真的比现下的舒适更为重要?
但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她也只能发表一些看法而已,就好比之前听说的,一些偏远地区,他们的墓也是提前修建,但他们是修在悬崖峭壁上。他们不浪费土地但却更为罪恶,那里的老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就会被送到峭壁上的石墓里,然后留下少量的食物,剩下的就是慢慢等死。
比起上者这才是一种残酷的陋习,然后就是这样的陋习政府都无力改变,更何况是提前修墓呢?
这或许就是一种缺少知识的愚昧吧!
谈倾想起资助的五个贫困山区儿童,她的脸上露出淡淡微笑,虽然她无力改变这种现状,但能使一部分儿童从那些知识匮乏的山区走出来,接受外面的新鲜事物积极向上的理念,这就已经是一件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