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转职(3 / 3)
郎菊南确实想的比较明白,现在整个世界形式都不好,这都民国了,国内肯定不是很好待着了。家里的金银细软全部给存起来了,那时候世界顶有名的银行,美国的花旗银行。
手续为了方便,全是郎菊南一个人给办的,她带着东西去美国。那可是不老少的东西了,家里面没个顶用的。
把东西弄好之后,她得先去北边,那里靠着东北近,她也熟悉。找好房子就打算把家里人一块接过来,也算是避难了。
好家伙,家里面真的什么东西也没留下,所有人都觉得存在国外的银行方便保险。东北这片太乱了,不是今天被抢了,就是日本人在哪里捣鬼。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啊,日本人侵略了,狼子野心一夜之间东北就成了日本人的了。飞机天天在天上飞,不知道哪儿就有□□落下来。
钮钴禄这一支就这么没了,郎菊南去了一趟家里什么都没了,不知道是死了还是活着。
再后来一场一场的打仗,大清没了满人隐姓埋名的过日子,以前太招人恨了。
她就回了沙俄,在那里结婚了,还有了孩子。后来丈夫得病死了,新中国刚成立,她就带着孩子回来了。
花旗银行那些东西,她一直没动过,实在是局势太乱了,有东西也不敢用,就那么一直存着。这些东西她也不打算用了,全留给黄莺打算。
所以这些年回国以后挺穷的她带着闺女,有点存款也用的差不多了,养孩子耗钱啊。后来闺女养大了去当护士,日子也能过。
黄炜业的房子是分配的,他部队里面不干了肯定不能住下去了,这个大院全是部队里面的。
搬到不远的政府大院了,就隔着一条街,其实还是挺近的。军人作风呢,说干就干,马上就搬走了,也没给孩子办个满月酒。
郎菊南觉得孩子还是不要见太多的人,藏一下养比较好,这样见的人少了身体健康。黄炜业是单纯觉得家里每个主事的,干啥都乱轰轰的,也没办。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中午写的,有点流水账,因为我想把郎菊南讲清楚。晚上吃饭九点钟才回家。我今下午大冬天跑了一身汗啊,有文件需要打印社专门打印,结果会前发现有错误,我下楼赶紧去打印社换的时候,正好碰上领导带着人往楼上走,那个急啊。回来的时候领导在主席台讲话,我放下就去角落里坐着,觉得自己真是个英雄啊,外面还下雨。我挽救了单位的尊严啊,虽然开会的时候全单位就我穿了白色羽绒服,在一片黑色中扎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