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认亲(2 / 4)
,没有娘家靠山真的不好过,万一不在身边,人家就没有顾虑。
自古以来,女子不远嫁,远嫁的只能自己吞了泪过日子,人家丈夫家里面肯定受委屈的。
黄炜业自己说是要考虑一下,但是心里有主意了,得再等等,还没有摸清楚什么情况,再看看,就一直没有表态。
现在大家都忙,得赶着弄好了,天冷了大家都清闲的时候也好办事。
顾青青这样的,也知道秋收的时候不能偷懒,粮食就是命啊,谁敢在这上面马虎。
而且最近风声特别紧,外面的浪潮达到了极端一样,村子里面也经常有人下来督查。
顾青青这样的身份,根本不敢吱声,恨不得自己是空气,手上的血泡破了就破了,自己做了个手套子戴着,也是一样干活。
但是架不住人品好,会卖乖,人家胡杏儿跟蒋进军俩人就帮着给干了,多少搭把手。
大家都不愿意跟顾青青一组,李东阳宁愿去跟上海知青一组也不愿意,他算是彻底不想搭理顾青青了。
张南山本来想着知青一起干,但那时没想到大家内讧的这么严重,人家摆明了不跟顾青青一组。
最后只能给分好了,顾青青跟胡杏儿,再加上一个蒋进军算是一组,人家剩下的一起干。
秋收忙了一个月,好容易歇口气,大家都得等着交公粮,这个赋税其实很严重的,农业税是国之大税。
十之二三算是好的了,还得挑最好的来,不然过不去那个指标。时代原因,建国的时候还是在一片硝烟中。
建国了情势一直很紧张,根本不敢松懈,边防的部队一直在防备,随时处于备战状态。
那可不得费粮食啊,一车一车的粮食压在仓库里,一旦大规模的冲突,肯定先紧着前线,后方哪怕饿死也不能动粮食。
所以交公粮就很慎重,你交的斤两是不是对的,这个肯定不出粗,只要不是灾难年,大家斤两不缺。
但是你的质量好不好,是不是丰收饱满,这个就很拿捏人了。
张南山自己压力也很大,每年都是这样,不看着公粮入库心里就不放心,直到验收了,他才算是完成了一年的任务。
“跟着我们一起去吧,也算个帮手了,还能识字算数,去了我们也方便,省的人家说什么都不清楚。”张南山下工了就喊黄炜业。
想着明天一起去交公粮,黄炜业其实也就是会识字算数,自己水平还没有郎菊南高。
但是这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