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不能忍(1 / 4)
大院里的孩子们忽然就开始“吃香”了, 各种受欢迎。小石头回来说, 他们班一大堆男生围着他问, 你天天跟解放军在一起呀,还问他摸过枪没有。
“那你怎么回答的?”
“当然摸过呀。”小石头说, “不过我跟他们说了, 小孩子不能随便拿枪,爸爸不让拿,会走火,不安全。”
这下子,把一帮子小男生羡慕崇拜得不行。
然后每天回家身上也干干净净的, 没有再发现打架一身脏。有一回田大花出门买东西,碰巧看见安亮领着小石头和福妞放学回来, 居然有几个跟安亮差不多大的男孩子一直跟着送到大院门口, 还亲亲热热地挥手再见。
刘师长给总结了一句,说茂松是搞政工的,攻心为上。田大花背地里嗤之以鼻,他那还不是换了个形式的简单粗暴?比谁高明呀。
“原先拦路欺负我们的那些男生,还有的跑来找安亮哥哥玩,问他怎么才能当解放军。”
这个年代, 当解放军是许许多多男娃的理想啊。
“那安亮怎么说的?”
“安亮说, ”福妞学着刘安亮的口气,“你先得长大。”
俩小孩说着就哈哈哈大笑起来,田大花也忍俊不禁了。
她发现小孩子还挺会解决问题的,比如这仨孩子, 似乎是自己发现“辈分”的问题了,小石头还是一口一个“安亮哥哥”,可福妞呢,小姑娘不知啥时候就把称呼改了,把哥哥两个字去掉了,她就只叫安亮。这不就乱不了不辈分了吗。
还有,小孩子们口音也越来越同化了,比如安明和安亮,刚来时跟刘嫂子一样,一口地道的西北口音,一听就知道外地的,安亮长得又俊秀,看着挺好欺负,也难怪有些坏孩子想欺生。还有前边何参谋家的胖儿子,五岁的男娃,满口山东小侉子,一说话别的小孩老学他,起哄,把小家伙气得撅嘴。
福妞和小石头倒是没这个问题,她们本来就算当地人,离得没那么远,口音都差不多。
可是渐渐的,小孩子们都学会说当地话了,也就更好的融入了。小孩子学的快,这一点跟大人可不一样,你看刘嫂子,一口西北口音,一点都不会变的。
于是安亮出了门,当地话张嘴就来,回到家里,跟他妈说话立刻改回一口西北腔,切换非常自如。尤其这孩子是个“皮里刁”,看着老实孩子,肚子里心眼还挺多,渐渐地就在男生堆里混得风生水起。
对于大院孩子们的处境变化,姜茂松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