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搞事(2 / 3)
和李嘉明回乡祭祖,作为被邀请的朋友,董立伟和叶秋桐也一路相随。
然而,在回到李家的祖籍地后,在祭祖仪式举办前,李嘉明就遇到了一件极为尴尬的事。
因为有不少族亲来找李嘉明,一一诉苦,不是孩子没钱上学,就是家人有病经济贫困,希望李嘉明能帮助他们。
李嘉明挺为难的,给钱也不是,不给钱也不是。
这个世界上,没有因为同是族亲就必须无偿赡养他们的道理。但是族亲有困难,不帮助也会被人诟病。
农村里特别重视风评,富贵之人若是事业有成,不回乡做些回哺,就会被众乡亲戳着脊梁骨骂。
尤其是象港客、南洋客这种身份,大家都觉得他们在域外过着富裕的生活,不回乡做点贡献算怎么回事?
这也是常年处于贫困线下人群的思维,若是再发展几十年,大家经济富裕起来后,这种“吃大户”的现象就会减少消失。
然而,现在却是无可避免的,如何处理好,就成了李嘉明的一个难题。
叶秋桐作为朋友,不必象李嘉明兄妹那样纠缠于族亲的迎来送往中,于是便和董立伟有时间在村里的巷道中走走逛逛。
“哎,听说了吗?老李家的儿子和女儿这次回来祭祖,特别小气啊,族亲李阿公腿脚不便,找他要点钱养老,他都支支唔唔的,不肯放句痛快话。”
“越有钱越小气。这回算是见识到了。听说他们在香港住别墅开豪车,一顿饭都要吃掉几千块,族亲只不过要个三五千块,他们都不肯掏出来,明明不够人家一顿饭花的呢!”
“是啊,有钱人哪有良心啊,良心都被狗吃了。”
“哼,象他这种人,回乡祭祖有什么用?不过是来讲排场的罢了,到时候,我就不去参加了。”
有人便赞声道。
“这次是老李的两个孩子回来,如果是老李回来,我连茶也不会给他喝一杯,管他在香港有什么地位,和咱们有什么关系?”
一群人聚在天井里,越说越慷慨激昂。显然,这些都是李嘉明的族亲。
在乡下,故人回乡,没人理会,是一件特别没面子的事。
没想到,李嘉明回乡祭祖,一番拳拳爱乡之情,也会被人诟病。
董立伟和叶秋桐听到了,不禁一阵面面相觑。叶秋桐更是露出了尴尬之色。
叶秋桐觉得自已算是地主,竟然被董立伟听到这种议论,衬出这些乡亲的素质参差不齐,不由特别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