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荣登(2 / 3)
的国外的期刊,但是和她一席谈后,发现这些观点果然是出自于她之手,并且有的观点还领先于国外的理念。
这下,孙教授顿时对叶秋桐的好感提升了三级,笑道:
“叶同学,我要把你这篇论文投到《纽约金融界》,向他们推荐发表你的论文。”
“《纽约金融界》,可以吗?”
叶秋桐大吃一惊,这可是国外一流的学术期刊,别说是向阳大学了,即便是哈佛商学院的学生,如果上学期间能在这份期刊上发表一篇有质量的论文,简直就是为自已今后的人生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有的大公司,都会为你敞开大门。
“当然可以,放心吧,我不会看走眼的,《纽约金融界》面向全球发行,我国现在每年都有三两个学者的论文能入得它的眼,不过,如果你能获登,应该是最年轻的。”
孙教授志得意满,如果推荐成功,他作为指导教授,能打破国内最年轻学者登上《纽约金融界》的纪录,也是他的一大成功。
叶秋桐还是不敢抱十足十的希望,只是连连向孙教授道谢,看到他胸有成竹的样子,还替他捏了把汗,觉得要是自已的论文被拒,恐怕孙教授比她还难过。
让叶秋桐想不到的是,她的这篇论文因为观点新颖、视角独特,甚至潜在地指出了商业化物流变革之路,大受《纽约金融界》期刊主编的褒奖,甚至不肯相信叶秋桐是来自那样一个才刚刚向世界开放不久的国家的学生。
主编反复来电诘问孙教授,确证无误之后,才在《纽约金融界》发表了叶秋桐这篇论文,自然,位置也放在了彩页前几页的地方,特别醒目。
赵文倩在美国纽约住了一段时间,在亲人的簇拥和关爱下,心绪渐渐得到调整,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好起来了。
这天,赵文倩在哥哥家中的客厅喝着咖啡,边和大嫂闲话家常,这时,她哥哥赵文豪随手翻阅着新送到的《纽约金融界》,才看了一会儿,突然乐道:
“没想到这篇观点独特的论文竟然是国内向阳大学的女学生写的,咱们国内果然是地大物博,藏龙卧虎啊,现在的小孩子都这么厉害了吗?”
向阳大学?一听这个熟悉的名字,赵文倩就来了精神,笑道:
“世勋也就读于向阳大学,是他们商学院的同学写的吗?叫什么名字?没准我还认识呢!”
“唔,妹妹,是一个女生,叫叶秋桐,还配了张照片,咦,这个女生为什么感觉长得和你有点象啊?”
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