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一章完善(2 / 3)
雨衣吗?我怕大家会淋到了。”赵文倩道。
“没问题,仓库里还有几十件原来农场的旧雨衣,质量很好,都没有坏,明天要是有下雨,可以拿给大家用。”邱伯从容道。
赵文倩觉得有这样一个熟悉农场情况的得力助手在,她省了不少事,便欣然地点了点头。
“对了,今年春天的雨水其实算是偏少了,咱们这个茶园里,水源倒是不成问题,只是过去茶园少,大家可以挑水来浇园子,现在茶园多了这么多,光是挑水怕是不行了,浇了后面的前面又干了,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
秀姑提出了困难。
“这个可以从山上的的泉眼里引一些水管,沿着茶园分布,每隔一块茶园,设置一个水龙头,直接取水来浇,这样也挺方便的。”
赵诗音设想道。
“这个主意不错,不过不是一劳永逸,我觉得可以装上喷灌设备来保证茶园的用水。从泉眼里引水管,喷头埋在每个茶园中,每天下午四点多就可以打开总开关,进行喷灌。开始时投资会大一点,但是后面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就能收回来了。”
赵文倩道。这是她的茶庄,她想用最好的管理方式来安排这里的生间,这种感觉也很痛快,少了许多做学术时的牵手绊脚。
“妈,这个主意好,你有空就算算,埋地下水管的间距,需要的用量,咱们一次性把这个茶园做成一流的现代茶园。”
叶秋桐重生前到外地旅游时,见过茶园这样的喷灌技术,其实很简单,就是合理铺设好地下管道就行了,但是在这个年代,这种技术算是很先进了,因为在工业、轻工业上可能进步了,但是农业上,基本上没有推进,还千年不变地靠天吃饭。
因为见识过,所以知道这个方案可行,叶秋桐毫不犹豫地表示了支持。
“姑姑,我去以色列见过这样的喷灌技术,别看以色列是个沙漠占多的国家,但是它们的农业可发达了,我观察过,也听导游介绍过说他们主要在农业上就是采用了喷灌、滴灌和大棚技术,我在国内倒是没见过把这些技术运用在农业上,没想到能在咱们自家的茶庄里开了先河。”
赵诗音一脸兴奋,觉得自家人简直是国内现代农业的先驱者一般。
“以后咱们也可以试种大棚蔬菜啊,到时候,自产自销,超市也可以开辟生鲜一角。”叶秋桐加入讨论。
现在无上良品各地的超市还没有加入生鲜一角,主要是现在经济不发达,大家手头紧巴巴的,买蔬菜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