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破解(2 / 3)
心理诊所。
如今琼斯的生意极好,找她看病的病人都排到了一个月外。
叶秋桐得知这种情况后便撤资了,只是要回了她当初投资的成本,让琼斯独自掌控公司。
知恩图报是叶秋桐的天性,若不是有琼斯有效的疏导,迟生也不会那么快走出心理创伤。
虽然这和迟生自己强大的意志也有关系,但是琼斯依旧是功不可没,叶秋桐现在一有什么心理上的困惑,就会打电话问琼斯。
包括孩子们不直接上大学,而是先就读年龄差不多的小学,也是咨询琼斯后的结果。
琼斯说,如果让孩子直接上大学,跳过同龄人的心理发育阶段,以后会对孩子们的心理影响深远,可能是一辈子都补不回来的。
叶秋桐联想到上辈子广为宣传报道的少年班、天才班,那些天才,大都最后泯然众人矣,据说很大的因素就是拔苗助长了。还有一些确实出现了不小的心理问题。
叶秋桐便欣然听取了琼斯的意见。
这一年里,孩子们的成长最快,叶秋桐自己都有点心理调适不过来了,还好有琼斯从旁辅导,叶秋桐才算慢慢适应了。
迟生上任后,推行严明的廉政政策,公司里的人似乎一开始还有些不适应。
以赵卫国担任市级总经理为例,那时候他要提拔一个股级的科室负责人,当事人需要进贡给他至少三万元。
如果是肥缺的股级,比如采购部等,甚至要价更高,一个股级职位需要进贡五万到八万元,而且后续逢年过节,还次次都不能拉了孝敬。
那时候,基层公司的风气都被赵卫国带坏了,人心浮动,大家不想着钻研工作,只想着如何巴结赵卫国,把关系扯上,把路子铺开,然后只等赵卫国笑纳钱财,然后就可以功成名就了。
这种情况蔓延开来后,导致了想认真工作、不懂走关系、请客送礼的人一直被埋没,严重打击了这些正派同志工作的积极性。
而那些宵小之辈,善于钻营,则一个个只要有钱有关系就能上位,还嘲笑那些认真工作的员工……
不正之风就象传染病一样,很快让公司被污染了一片。
迟生上任后,总公司经过研究,合并精简机构,将市一级公司取消,人员融入省总公司内,迟生继续担任省总公司经理,刘凯亮则担任副经理,方修强则退居二线,作为公司调研员挂着一个职务,不再有具体的实职。
迟生晋升恒立一方大员后,着力破解不正之风的怪现